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广西 > 正文

红旗漫卷起西江 千年古郡焕新颜

2025-10-15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大同酒店旧址、中共梧州支部旧址、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穿梭于梧州骑楼城周边的里巷弄堂,你会发现,一栋栋透着沧桑的建筑,却有着不凡的“身份”。

大同酒店旧址

100年前,中共在广西第一个组织——中共梧州支部诞生。从此,红色火种从梧州溯江而上,迅速在广西形成燎原之势,梧州成为广西早期革命运动的中心,留下了一批具有丰富内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

西江翻涌,百年前的木船如今已变成千吨货轮。数十艘轮船依次过闸的壮阔景象,正是革命先辈们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换来的盛世新颜。

不能忘,不敢忘!梧州这块红色土地,正以昂扬之姿踏上新征程,努力打造广西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梧州新篇章。

精心保护红色资源

走进大同酒店旧址,仿佛穿越到民国时期。收银台、宾客休息区、中西餐厅等,均按照原貌进行了场景复原。三楼是客房区,1925年9月,中共广东区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秘密来到梧州,便下榻于此。

大同酒店旧址内景

在这里,周恩来召集龙启炎、周济、钟山、李血泪等开会,亲自指导广西建立党组织。1925年10月下旬,中共梧州支部在梧州民国日报社内成立,代号“伍竹枝”。

酒店旧址内的专题陈列展览对这段历史多有回顾。油画《晨晓》呈现了当时梧州河东老城区的城市面貌,那天边的朝霞,象征着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新希望。此外,花尾渡、硫酸厂、宝壁号军舰等珍贵图片,不仅展示当时梧州因江而兴的繁华,更映射当时的时局。

“为保护遗址遗迹,最大限度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大同酒店实施了两期整体修缮提升工程。”梧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钟锦容介绍,在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下,修缮后的大同酒店旧址以丰富的展陈实物,向公众讲述“中共广西组织诞生地”的精彩历史故事。

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地委、第一个工人支部、第一个农村支部、第一个妇女支部、第一个全省性的党组织……据统计,目前梧州市共有红色文化遗存389处(件),其中14件可移动革命文物被定为二级文物,27件可移动革命文物被定为三级文物。

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时刻铭记“不忘来时路”的初心,是新时代赋予梧州的光荣使命。

记者从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2021年,梧州市投入5500多万元修缮提升了43处红色教育基地,推出大同酒店旧址—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梧州烈士陵园等10条特色“红色研学”精品线路,推介“中共广西组织诞生地”革命文物主题游,通过修缮保护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提高梧州红色资源利用率。“大同酒店旧址修缮工程”获评“2024年度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2023年7月1日,《梧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正式落地施行。这是梧州首部有关红色遗存保护与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层面加强对红色遗存的保护与利用。

代代传承红色基因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在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时常可以看到“红领巾讲解员”在为游客讲解。他们用稚嫩的童声讲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深情介绍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甘滢 摄

陈列馆展陈内容有中共广西组织1925年到1929年之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党史故事。

走进陈列馆,映入眼帘的历史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真实反映了当年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广西地委、广西特委和中共广西临时省委奋斗的历程。

那些年,从支部到省级组织的跨越为广西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谭寿林、林培斌、邓拔奇等革命先辈的持续奋斗,书写了广西红色革命的重要篇章。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蕴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奋进的精神密码。

稚嫩的童声在大厅里回响,游客们也惊讶于小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梧州市新兴小学老师熊结敏介绍,学生们自愿报名,经过专业的筛选和培训后,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游客进行讲解。她说:“通过讲解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梧州的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也增强了少先队员们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红色,已成为梧州人镌刻在骨子里的颜色。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大同酒店旧址等革命遗址遗迹,始终是梧州人心中的“红色地标”。10月11日,在大同酒店旧址采访时,67岁的老梧州人黄保伟一家在酒店旧址二楼阳台拍照留念。“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参观。”他说,一是回忆梧州以前的面貌,二是让女儿了解那段光荣的历史,“年轻人不能忘本”。

如今,大同酒店旧址已跃升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打卡地”,重新修缮后,游客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

“我们注重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助推铸魂育人实起来。”梧州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将红色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同时,梧州具备条件的红色文化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并在周末、节假日提供公益讲解服务,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

奋力开拓崭新局面

历经百年沧桑,党旗愈发鲜艳。

10月13日,在梧州市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内,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解放说:“公司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我必须盯紧。”

作为园区龙头企业,金海公司的炼、轧、酸、冷四大工程已完成技改升级,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产品附加值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可为企业降低10%的生产成本。

在该公司会议室内,“共筑中国梦”“永远跟党走”的标语格外醒目。墙壁上张贴着“党员义务”“党员权利”等党建内容。“别看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党建氛围浓厚,入党积极分子特别多。”作为公司技术骨干,金解放入职后不久便申请入党。“强国复兴也是技术人员的梦想。只有思想升华,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他说。

金海公司在梧州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支持。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实施“项目一线党旗红”工程,以“党建+项目”形式,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成立“实干先锋队”服务园区重点项目,为长洲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伟大建党精神,正引领梧州向着高质量发展不断攀升。

顶层设计谋发展。该市制定出台《梧州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1+7系列文件,持续发力,初步形成了以再生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医药、光伏电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2024年五大支柱产业产值达16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8%。

改革攻坚激活力。该市深入实施“百强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了金升铜业、翅冀新材料、金海不锈钢、永达集团、鑫峰集团5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14家企业进入“广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

“我们组建企业服务先锋队,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项目。”梧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每月开展“党旗领航·政企联动”主题党日活动,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融资授信等实际问题。

党旗红,辉映西江滚滚向前。梧州这片红色土地,正阔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记者 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