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覃塘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伦茂春一大早就来到呼吸内科病区查房。当下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病人较多,伦茂春仔细查看病人症状,耐心询问重点病人情况,并给病人讲解注意事项。
“病人都是近段时间住进来的,近期没有发现新冠患者。”伦茂春说,两个月前,这里上演着比此时紧张十倍的“生命保卫战”。
未等“阳康”,火速返岗
“没想到感染速度这么快!”“没想到感染患者这么多!”“也没想到感染高峰期很快就过去了。”回忆起去年12月中下旬的日子,伦茂春一口气说出了三个“没想到”。
去年12月,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新冠患者短时间内迅速增多。当时的情景,伦茂春仍历历在目:“急救车每天不停地呼啸而来,我们呼吸内科56张床位全部住满患者,急救车还是源源不断地送来患者,最多时,3个呼吸内科病区同时收治了150余名患者。”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硬核的一场生命保卫战。”伦茂春说,他在覃塘区人民医院工作了22年,虽然忙碌、紧张是医院的常态,但是奥密克戎带来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病房内,病人痛苦的呻吟声、咳嗽声和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伦茂春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到来,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大面积感染。去年12月25日,伦茂春的新冠检测呈阳性,高烧至39.5度。因剧烈头痛,他仅休息了两天,病情稍缓解后,立即投入到新冠患者的救治中。“退烧后,咳嗽、鼻塞、乏力……这些症状,我都有,但那么多病人等着救治,我实在无法安心休息。”伦茂春说,今年春节前,查房、坐诊、手术、会诊……他每天忙得像陀螺,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0点钟,这样超紧张工作状态持续了近1个月。
协同作战,守住“阵地”
为全力救治新冠患者,覃塘区人民医院统筹安排,将妇科、发热门诊分别改造成呼吸内科2病区和3病区,加上原有的呼吸内科,3个病区共有188张床位,实现了对患者应收尽收。由于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紧缺,医院又临时调派神经内科、儿科、中医科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前来支援。
伦茂春作为呼吸内科的骨干,主动将更多的重担揽到自己身上,每天带领调派来的10多名住院医师奋战在3个呼吸内科病区。因为大部分住院患者是老年人,伦茂春每天都和其他病区的医生一起会诊,掌握各病区疑难患者的最新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重点指导,保证感染救治的同质化。
“那段时间收治的病人数量比平常多出5倍,我们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刚退烧就主动返岗,每名医护人员都在积极战斗。”伦茂春坦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其他兄弟科室密切配合下,医院最大限度做好了“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从去年12月7日至今年1月31日,呼吸内科3个病区共收治550名新冠患者,转到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只有3人。
熬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当时间跨入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逐渐过去,呼吸内科2病区、3病区的患者逐渐减少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持续下降,2病区和3病区于1月中下旬陆续关闭,恢复正常的服务功能。
2月1日,陆承武康复出院了,他也是覃塘区人民医院最后出院的新冠患者。出院时,他拉着伦茂春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我66岁了,入院时病得很严重,我十分害怕,是你们让我恢复了健康,感谢你们!”
“陆伯刚入院时,指脉氧掉到80左右,呼吸急促,情况十分紧急。”伦茂春告诉记者,陆承武基础疾病多,刚到医院时,被初步诊断为患冠心病、新冠肺炎等多种疾病。老人住院后,伦茂春立即给老人用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根据老人症状采取抗病毒治疗、俯卧位通气、雾化排痰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春节过后,老人康复出院,伦茂春深感欣慰。
“寒冬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春暖花开。”伦茂春笑着说,当前,呼吸内科回归常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推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