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市纪委监委机关在全区2023—2024年度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通报表彰中,获评为先进后盾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力推动组织、资源、人才等“下沉一线”,为覃塘区樟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通过强化保障和精准帮扶,樟木镇凌动村、罗柴村两个村级组织党的建设和集体经济等方面获得高质量发展,两个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四星级党支部,其中,凌动村还被评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扛牢责任,深耕乡村振兴“责任田”。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室和纪检监察组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市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委领导班子成员到帮扶村开展集体办公等方式,着力解决组织党建、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等方面难点问题,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建立机关党组织书记和帮扶村党组织书记共抓乡村振兴“双书记”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围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与定点帮扶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沟通交流,为乡村振兴“把脉”“定调”。还通过做实关爱激励,对驻村干部在生活、工作上给予保障,共解决驻村干部工作、生活难题11件,确保驻村干部安心干事、踏实干事。
健全机制,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推行理论联学、阵地联用、实事联办、资源共享的模式,大力推动帮扶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帮助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完善人才共育机制,经常到帮扶村就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致富能手培养、党员发展等工作进行调研,帮助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15名、经济能人20多名,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同时,用好清廉共建机制,每年到帮扶村开展上廉政党课活动,指导乡村廉洁文化建设,确保帮扶村在村集体“三资”、惠民补助、村级项目工程等领域腐败问题“零发生”。
市纪委监委机关还通过整合力量,夯实乡村振兴“硬根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协调资金推动帮扶村做实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协调完成凌动水库除险加固副坝工程,保障1080多名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推动太阳能路灯安装到村到农户门前,照亮村民群众回家路。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驻村干部通过推动实行公司化运营、合股联营、组团式发展等创新模式,以发展种养项目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此外,还着重结合清廉乡村提质增效工作,推动帮扶村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等方式,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为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