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称作“刀尖上的舞蹈”,贵港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主任谢兆林正是这样一位“刀尖舞者”。他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自2009年医院脊柱骨科成立起,便带领团队深耕这一高风险领域,16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患者的“生命支柱”。
他每年完成500余例重大脊柱手术,无论是帮助年迈老人重新恢复行动能力,还是助力年轻人再度挺直腰杆,谢兆林都能在手术台上凭借精湛的技术,为患者重铸挺立人生的希望,生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精进技术:潜心钻研微创技术
传统腰椎后路手术需切开8—9厘米切口,逐层剥离肌肉组织,术后患者往往要承受剧烈疼痛。“能不能让手术创伤更小一些?”专攻脊柱骨科后,谢兆林多次思考如何优化手术方式,为患者减轻痛苦。
2014年11月,谢兆林有幸争取到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学习脊柱微创侧方入路技术的宝贵机会。在美国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归国后,谢兆林在广西区内率先开展脊柱微创侧方入路技术手术。他运用计算机导航技术与术中电生理监测,通过脊柱微创手术,实施脊柱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全新治疗方法,实现了手术的精准化与微创化。他说:“微创技术从正侧边入口,仅6厘米左右的切口,便能直接显露病灶,有效避免了对后方骨头的损伤。”
今年春节过后,50岁的血透患者周先生(化名)腰部开始隐隐作痛,而后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胀痛,致使他行动困难,生活无法自理。当地医院诊断其为“腰椎结核”,并告知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瘫痪。周先生和家人听闻谢兆林的医术精湛,慕名前来寻求帮助。
周先生的病情颇为复杂,除患有腰椎结核外,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若采用传统手术,创伤大且风险极高。为此,谢兆林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后,决定借助O型臂联合计算机导航技术,运用侧方入路技术为周先生进行微创手术。
手术当日,谢兆林带领团队全力以赴,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为周先生清除病灶。术后两周,周先生恢复良好,腰痛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像周先生这样的患者,并非个例,近3年来,谢兆林通过微创侧方入路技术,已成功治疗脊柱结核、退行性疾病、肿瘤等患者200多人,手术效果显著。
在传统手术功底扎实的基础上,谢兆林不断精进技术,潜心探索脊柱手术的微创化。他说:“要尽可能将原本需要开刀的手术,放在镜下、‘孔’内、‘洞’里进行操作,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实现治愈,最大程度让患者受益。”
图为谢兆林在为患者做手术。 全媒体记者姜佳坤 通讯员李新河摄影报道
妙手仁心:助力患者重拾健康
高中生小林(化名)和众多同龄人一样,背负着学业压力。3个月前,腰痛悄然将他的生活拖入“噩梦”。起初,只是隐隐作痛,他以为是久坐引发的腰肌劳损,并未在意。岂料疼痛愈发加剧,从腰部蔓延至臀部,每走一步、每一次坐下,都如针扎般刺痛,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被彻底打乱。
实在难以忍受,小林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医院。本以为只是小毛病,可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竟是脊柱肿瘤,且肿瘤紧紧贴着马尾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将面临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小林一家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来到贵港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谢兆林迅速对小林的病情进行评估,发现虽然肿瘤体积较大且压迫神经,但并非毫无治愈的希望。经过进一步检查,小林被确诊为腰4椎体水平椎管内肿瘤。谢兆林介绍,肿瘤与神经的间隙不足3毫米,这场手术的难度堪比“豆腐上雕花”。
手术当天,谢兆林全神贯注,操作精细入微。他借助先进设备,采用后路腰椎肿瘤切除、腰4 - 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成功为小林切除肿瘤,并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第3天,小林便能自主下床活动,1周后顺利出院。术后复查结果让小林的家人长舒一口气,肿瘤被完整切除,脊柱稳定性也恢复良好。如今,小林已能自由自在地行走,即将重返校园继续他的学业。
不久前,93岁的韦奶奶因老年性骨质疏松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而引发腰痛,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谢兆林为韦奶奶实施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借助先进设备实现精准操作,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手术,切口仅有0.5厘米。术后,韦奶奶就能下床活动,当天中午便顺利出院。
“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适用的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谢兆林说,作为医生,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医术,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同患者时,才能更精准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治疗手段。
传帮带教:毫无保留传道授业
作为医院骨科的骨干力量,谢兆林深知科研与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他带头主持或参与10余项各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20多篇论文,以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实践。
针对年轻医生手术经验不足的问题,谢兆林每年都会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围绕脊柱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展开深度剖析,让年轻医生深入了解脊柱疾病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帮助年轻医生夯实理论基础。
为提升年轻医生的实操技术,谢兆林采用“模拟训练+实战跟台”的模式。先借助模拟器强化手术操作规范,之后再带领年轻医生跟台实操。通过手术示教,年轻医生逐步掌握椎间融合术、脊柱内固定术等常见脊柱疾病核心技术的操作要点。
谢兆林不仅注重手术台上的指导,更着眼于提升科室的整体水平。在教学查房过程中,他一边为患者诊疗,一边毫无保留地向年轻医生传授临床经验与诊断技巧,让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谢主任临床能力卓越,对患者管理细致严谨。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凝聚力强,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最终助力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与质量。”脊柱骨科主治医师程志琳的评价,也是科室成员的共同心声。
如今,谢兆林播下的“技术火种”已生根发芽:年轻医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患者得以治愈,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