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荷老师讲故事】那些藏在土地里的哲理

2025-10-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港北区大圩镇中村学校 陆益富  

孩子跟着我一起去田里干活,换取玩手机游戏的时间。一开始,我还觉得这样挺好,既能锻炼他的身体,又能适当满足他的欲望。可后来我意识到,这不只是交易——我更应该把握这些劳动中的教育机会。寓教于乐固然好,但“寓教于劳”,或许更有力量。

拔草的时候,孩子注意到旁边的玉米长得高矮不一,就问我:“为什么这些玉米不一样高?”

我说:“因为它们播种的时间不同。你猜相差了几天?”

他想了想说:“大概三五天吧。”

我告诉他:“其实只隔了一个晚上。你再想想,为什么只差一晚,差距这么大?”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是不是第二批种下去的时候,已经错过最好的时间了?”

我点点头:“没错。第一批是在最合适的时间种下的,土壤湿润,很快就吸水发芽。而第二天种的,地已经干了,太阳一晒,更难出芽。你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人生很多时候,也是这样。”

他轻声说:“明白了。”

我接着说:“更重要的是,第二批玉米的收成,很可能远远不如第一批。”

孩子有些疑惑:“它们后面不是还能继续长吗?”

我说:“按理说是这样。可等到季节一过,它们就再也没有机会长大了。就像人,小时候不长身体,长大了还能再长高吗?”

他摇摇头:“不能了。”

我顺势讲起一个故事:有个人从玉米的生长期想到人生——玉米一生七八十天,多长一天,收获就多一分。人生七八十年,多努力一点,命运也许就不同。他曾经高考失利,但坚持多读一年,后来考上大学。十几年后,他看到当年同样落榜却未再努力的同学生活艰难,才明白:多努力那一年,换来的是一生的转变。

走到一片薯苗稀疏的地方,旁边的野草反而长得特别茂盛。

我问他:“为什么没有红薯苗的地方,草反而长得更旺?”

孩子想了想,说:“也许那里的土更肥?”

我说:“有点道理。但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资源就摆在那里,如果你不去利用,别人就会占去。机会也是这样,你不争取,就是别人的。”

我继续延伸:“你看,一块地如果不种庄稼,野草就会疯长。一个人如果没有养成好习惯,坏习气就会占据他;一颗心如果没装进善念,恶念就会悄悄入侵。”

孩子听得似懂非懂。

我摸摸他的头说:“慢慢体会。举个眼前的例子——如果你有了更健康的爱好,还会只想打游戏吗?我现在带你干活,也是想帮你慢慢从游戏里走出来。”

有一次割草回来,三轮车不小心陷进一个泥坑,怎么加油都出不来。我让孩子下来,把车向后退了几步,再往前开——这次轻松冲了过去。

我问他:“为什么退几步反而能冲过来?”

他说:“是不是因为冲力不够?游戏里也经常这样,要蓄力才能跳得更远。”

我追问:“那你从这里面想到什么道理?”

他摇摇头。

我说:“想要有更大的冲力,就得先有一段助跑的距离。人生也是一样,想要取得大成就,就要做更长时间的准备。比如考上好的大学,是从高中开始冲,还是从小学就坚持努力,哪个更容易?”

他想了想,小声说:“小学就开始冲的更容易。”

我看着他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心里知道,这些在劳动中、在田野间悟出的道理,或许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深刻地走进他心里。

劳动,不仅让他学会了动手,更让他读懂了许多抽象词语真正的含义——时机、准备、努力,其实都藏在一株玉米、一棵野草、一次倒车助跑的细节里。

也许很多年后,他会忘记今天拔过多少草,却会记得:人生路上,一步早,步步稳妥;一步慢,步步追赶。而真正的好成长,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智慧,是父母陪你一起走过的路。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