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平市木根镇熙熙攘攘的街道里,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富有年代感,巷子里有一家“老回味肉德”食品店,每天门庭若市。“老板,来一碗肉德再加个葱苗饼”“阿叔早上好,一斤肉德打包带走” 现场十分热闹,一碗热腾腾的肉德,便是许多木根人美好一天的开始。
每天凌晨4时许,老板李学强的灶台就开始冒起热气。灶膛里的柴火燃烧、“滋啦”作响,鲜美的骨头汤在锅里翻滚,新鲜的大骨熬汤要熬三至四个小时,这样的骨头汤才最鲜美,热汤入口,清甜香美、咸淡适中。
肉德主要以瘦肉为主,不然制作出来的肉德就没有弹劲。李学强说,正宗的肉德,不仅要新鲜、肉质好的后腿肉,还要通过手工切掉肉筋等。
切好的肉用特制的铁棍打成肉泥,再加入适量的鱼粉、生粉、精盐等配料,再用手搅拌均匀,抓捏肉泥,再将肉丸舀出,并置于冷水中浸泡。
这样制作出来的肉德,弹性十足,煮的时候也不会膨胀,吃起来格外爽口,再配上红枣作点缀,好吃又好看。
李学强是木根肉德第四代手艺传承人,肉德制作的历史悠久,从他太爷爷那一辈算起,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李学强介绍,父辈均以自制肉德为生,从挑扁担摆小摊到开铺面,一直都经营肉德生意。
李学强通过传承祖辈的手艺,加上自己的坚守,让这门手艺继续闪闪发光,手工制作的肉德让乡亲们赞不绝口,从此老口味肉德声名远播。
每天早晨到店里光顾的食客络绎不绝,一碗肉德,一口清汤,氤氲的香味让人垂涎。
到店里的顾客,除了来一碗Q弹的肉德,还会加上几块葱苗饼,这里的葱苗饼金黄爽脆,表皮掺着葱花,饼内馅料松软可口,香味扑鼻,让人食欲大开。
店里一般外销比较多,顾客有的会提前电话预定,有的会来店里打包直接带走,很多外地的人也慕名前来品尝,平时一天卖100至200斤肉德。
“我年纪也上来了,准备退休交给年轻人。”李学强说,如今儿子李春颖、李春林及儿媳妇慢慢接过了李学强的班,专心投入到肉德制作中。“我们都想好好把店铺经营下去,把这门手艺坚守好、传承好,让更多新老顾客能吃到那个熟悉的味道,吃上好吃的手工肉德。”李春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