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时,随着起床铃声响起,宁静的校园开始热闹起来,300多名学生在班主任的督促下洗漱,迅速到操场集合。这时,刚从外面晨走回来的廖国春开始带领学生们晨跑。踏着铿锵的脚步、喊着“超越自我,奋勇拼搏 ”的响亮口号,港北区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说到师德,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好,对他们负责。”这是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廖国春27年如一日的教育情怀,他也因此被学生称为校长“爸爸”。近日,廖国春获评为2023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廖国春带领学生们晨跑。(记者姜佳坤摄)
让学生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廖国春是土生土长的奇石乡人。1997年7月,他从贵港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任教;2012年9月,开始担任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运动,每天至少有2万步的运动量。
廖国春将自己坚持锻炼的习惯带到学校。2018年夏天,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结果不到20分钟,就有10多个学生陆续晕倒。学生晕倒现象引起廖国春的注意,他认为这是学生身体素质差的表现。于是,他决定建设“健康型、运动型”校园。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我觉得‘言传’不如‘身教’。”廖国春决定每天早上5时40分起床,6时到校外走几公里,7时再回到学校带领同学们跑步,每天跑四五圈约1000米。
如今,6年过去了,该校4—6年级寄宿在校的学生都养成了晨跑的好习惯。只要不下雨,学生们起床后都会自觉来到操场上跑步。
廖国春除了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晨跑,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成校内游泳池,让每个班每周都有两节游泳课。每年的“三月三”、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廖国春都会带领全校师生开展跳绳、拔河、三人板鞋、抛绣球、跳竹竿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坚持锻炼的结果是学生身体越来越棒。近年来,该校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和良好率分别达到98%和60%以上。该校不管是举行升旗仪式还是开学典礼,再也没有发生学生晕倒的现象。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心理健康,学生们都很阳光、快乐、自信。
让学生一日三餐吃得满意
5月6日上午11时许,该校食堂的配餐人员已经将餐盒推到打饭窗口。刚刚出锅的猪肉炒豆腐、牛腩煲花生、鸡蛋紫菜汤以及时令蔬菜冒着热气,香气四溢。
学生们陆续来到食堂,廖国春也来到食堂排队取餐。站在廖国春前面的几个学生看到校长后鞠躬问“好”,仍排着队,并没有让校长先打饭的意思。“校长也要排队,不能插队。”廖国春笑着说。
记者注意到,在该校食堂,没有专门给老师开设“小灶餐”,也未设有教职工打饭窗口。“我们学校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和学生一起在食堂用餐,大家吃的都是一样的,饭都是从一个锅里煮出来,菜都是一个盆里面勺出来。”廖国春告诉记者,只要不外出,他都会去食堂吃饭,其他教师大部分也是在食堂解决一日三餐。
取了饭菜后,廖国春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今天的菜味道怎么样,你们觉得好吃不?”“最近学习情况怎样,学习压力大不大?”廖国春一边就餐,一边与学生交流。除了廖国春,学生的身边,还有许多老师的身影。
“陪餐制在我校不是新鲜事,我们已实施很多年了。”廖国春告诉记者,该校不仅实行校长、老师陪餐制,还要求食堂的师傅把学生当成自家的孩子。只有这样,师傅们才会用心做好学生的一日三餐,确保学生的饭菜安全、卫生、美味、健康。
“我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饭,孩子们有意见都可以当面提出来。”廖国春认为,这就好像在家里一样,作为“家长”,他要保证孩子吃得满意,吃得健康。
把学生培养成生活小能手
由于该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4—6年级的学生周一到周五要寄宿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因此,学生们在生活方面的自理问题,需要廖国春和老师们一点点教导。
为了给老师们做好表率,廖国春坚持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以及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周一到周五都会住在学校,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24小时看管好。”
每年秋季期开学后,四年级的新生要开始寄宿在学校,晚上没有家人陪伴在身边,一时不能适应,有的孩子还会哭鼻子。为了抚慰这些孩子,无数个夜晚,廖国春都在学校和班主任一同陪伴孩子入眠,夜间巡查宿舍,给孩子盖被子……
为了让四年级的新生适应寄宿生活,廖国春要求老师们手把手教会学生们扫地、拖地、穿鞋、刷鞋、洗衣服、叠被子……习惯成自然,一周时间后,寄宿生们都能够独立入睡,并学会刷牙、洗脸、穿衣、穿鞋、洗衣服等,将被子叠得有模有样。
在该校的学生宿舍,记者看到多间宿舍的内务干净整洁,所有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学生的鞋子、衣服、杯子等摆放整齐。“我们每年都开展‘生活小能手’内务技能比赛活动,对每一个宿舍的内务整理成果进行量化打分,强化孩子们的内务整理技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廖国春介绍道。
除了教会学生们生活自理外,廖国春还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我们在学校门口开辟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带领孩子们种植时令蔬菜。”廖国春说,同学们亲自劳动,全程参与,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
“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我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呵护好、教育好,让他们健康成长。”廖国春深情地说。
在廖国春的引领下,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先后获评“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第一批全区乡村温馨校园”“贵港市义务教育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等,学校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