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今年我种植的30多亩早稻已经全部收割,亩产大概有500公斤,现在开始育晚稻秧苗,整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效率特别高。”近日,桂平市石龙镇群乐村村民黄新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得益于种粮大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黄新华种植粮食的面积连年增加,实现丰产又丰收。
这是石龙镇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坚持干字为先,实字托底,立足多点发力,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强党建,激活力,助发展。该镇党委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小网格、党员服务志愿岗等,构建“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创造力”的“三力”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熟悉地形、熟悉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有序推进政策宣传、入户排查、纠纷调解、民情民意收集等工作。今年以来,该镇30个党组织1400多名党员积极冲在基层治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共发放宣传单约6万份,上门入户2万余次,为群众办理、解决问题3000多个。
强产业,谋发展,筑根基。该镇党委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该镇通过“村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广西现代粮食产业综合示范区、闽航科技富硒火龙果产业基地、千亩澳洲坚果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立体、多元、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共涉及土地流转2万多亩,土地出租收益惠及群众6000多户,带动周边群众1000多人就近务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其中,该镇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32234亩,粮食总产量1822万公斤,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强引领,美环境,促振兴。该镇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在全镇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拆除了一批危旧房、乱搭乱盖、废弃建筑,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沟渠、池塘淤泥等,改造微菜园、微果园,乡贤群众还积极捐款117万余元用于乡村风貌提升等,村屯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同时,该镇积极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镇监管、村为主、屯落实”的禁烧管理机制;引进广西盛顺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落户铜山村并顺利投产,年处理农作物废秸秆8000多吨,有效减少了焚烧秸秆行为,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强治理,抓安全,构和谐。该镇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乡贤“领头雁”作用,结合“万名干部回故乡 助推群众建家乡”活动,建立“乡贤+两委”屯级治理模式,吸收乡贤、族老等进入屯级理事会,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该镇还扎实推进村屯网格化管理和综治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整治村霸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反邪教、反电信网络诈骗、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平安家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