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中国传统村落植棠村:数字技术注活力 传统村落显生机

2023-12-29   来源:新桂平   作者:   网络编辑:周礼萍  

植棠村,这个深藏在广西桂平罗秀镇的村落,因其独特的宗祠文化和人文景观,于2023年3月入选我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的一员,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使该村的发展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个以传统宗祠为中心形成的古民居群,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内中心建筑——克昌祠于1819年(清嘉庆廿四年)建成。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植棠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在走进植棠村,游客只需扫描由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制的牌匾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取植棠村历史渊源和人文风貌的相关信息。

据了解,这是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手机端,通过三维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使古民居群得到数字化修复,历史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在植棠村数字化档案,将村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料整理归档,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料支撑。

罗秀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李玲说:“看到国家的政策举措方面的相关文件后,发现植棠村非常符合条件,于是就联系了相关部门与植棠村负责人一起收集资料、建档立案向上申报,同时申请了专项资金用于保护这个古民居群,在传承特色文化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助力经济发展。”

二维码的便捷性,使得更多人能够知晓植棠村。其举办的古民居群文化活动,更是鲜活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无论是小红书上的精美照片还是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使得植棠村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数字技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游客李炯成说:“在网上看到这个古建筑群,就周末过来玩一下 。扫那个墙上二维码很方便,相当于有一个私人的导游,不像去其他的景点要花钱租专门的设备,还可以把二维码发给亲朋好友,很适合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植棠村的文化底蕴。”

本地村民李胜鹏说:“以前在外面打零工,现在村子有了名气,在家里可以搞养殖、种植,以后村子推广出去了,就会有游客进来,可以发展住宿、餐饮服务,可以赚点钱还可以照顾家里。”

数字技术的运用,使植棠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更加清晰。这不仅为该村带来经济繁荣、文化传承和乡村形象的提升,也将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社会的团结与和谐。数字技术为植棠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个千年古村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