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讯 今年以来,港南区江南街道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红格善治工程”,通过“网中有格、格中有人,格事尽知、事在格了”,实现群众工作无缝隙、全覆盖,有效延伸了社会治理触角。
党员沉在格上,先锋模范带动强。“我们社区的退休党员主动要求担任小区网格员,沉到网格服务群众。”江南街道廉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李卓献近日说。
网格治理,第一步就是划格,一个格内多少人,需要多少网格员,都需要合理配置。江南街道划分1个大网格、9个中网格、82个小网格、733个微网格,建立9个小网格微信群和733个微网格微信群。“每个网格大约 50户,各社区按照自愿原则吸纳党员志愿参与社区网格服务,实现‘精细化’治理的目标。”江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陆卓乐说,在各小区或楼栋醒目处贴有网格人员的姓名、电话、职务,让小区的居民一目了然,破解了以前居民办事不知道找谁。
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甘孟表示,将党员纳入社会治理的框架中,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基层党建资源,激活了基层党建活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职能沉在格上,综合治理更和谐。江南街道廉石社区一手抓网格管理,一手抓服务,成立了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共开展20多场次民族政策学习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南江社区结合辖区内居民的特点和服务需求,以社区党群服务为中心,创建老年人活动中心、清廉社区建设、青少年活动基地等服务阵地 , 拓展托幼、帮困、安防等精细化网格服务,构建社区大服务体系。
开展“红格善治工程”网格管理工作后,江南街道辖区治理井然有序。今年来,江南街道辖区内网格共排查基层矛盾纠纷73件,办结率98.6%。
智慧用在格上,群众工作更省心。江南街道通过建立线上“政务版微信平台”和“居民信息数据库”,线 上将数字化网格管理工作与社区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线下明确基层党组织主导,党员、干部、志愿者、大学生等各方积极参与网格管理工作,形成多方联动,切实提高了网格管理效能。
“很方便!只要扫码关注‘木松岭社区’微信公众号,即可办理返乡报备、健康贵港、社保缴费、投诉上报、桂核酸3登记、志愿服务、在线咨询等业务。”前来了解返乡报备的居民听了木松岭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叶书瑜的解答后很满意。
廉石社区则采取“网格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即把社区划分成12个小网格289个微网格,每个网格依托各小区的“红色一家”、物业管理、监控摄像头,通过社区的智能监控中心,纵向衔接政府、街道、社区、网格,横向贯通公安、民政、劳保等业务部门综合智能管理,从而实现网格划分、信息支撑、可视监控,智能服务。
近年来,江南街道各社区进一步推动各类社区信息系统联网对接,实现多网格协同、信息实时共享,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服务做在格上,联系群众更密切。一线走访、发现问题、掌上输入、协调解决。2个多月来,像姚学海网格员一样,江南街道有825名网格员走街串巷,平均每天到社区、在微信群里上报各类事件信息30多条,各辖区网格员每天帮忙化解居民的各种“心里堵”,各展所长,参与社区服务,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南湖社区“网”中党员李耀信每天忙碌着,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居民也积极申请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成为网格员。南山社区专职网格员陈丽娟说,作为一名专职网格员,就要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心无旁骛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