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凝聚起乡村振兴民族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2-11-1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 思   网络编辑:周霞  

凝聚起乡村振兴民族发展的强大合力————访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娟

“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凝聚起乡村振兴民族发展的强大合力。”近日,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娟就如何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产业振兴一线夯实民族团结发展根基

黄玉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99亿元,同比增长6.3%,全区排名第五;生猪、牛羊、水果等特色产业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建成稻虾田面积约7.55万亩,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84%。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集体调研选在我市实地考察,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推进座谈会和全区粮食春种现场会,2022年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自治区主场活动暨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小龙虾品鉴活动、2022年全区蜂业管理干部及师资培训班等多个现场会、培训班顺利在我市举行;我市在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我市智慧监管服务模式经验在全区推广应用,饲料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来信表扬,我市五个县(市、区)获2022年粮食生产激励资金。上半年,全市引进润民现代生态养殖项目等12个项目,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招商引资全区排名第二,在全区农业产业招商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业振兴为民族团结发展夯实根基。

在巩固成果一线铸牢民族团结进步基石

黄玉娟表示,我市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稳岗就业提升行动、消费帮扶行动”三个行动,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今年前8月,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16848元,占上年度人均纯收入比例为111.66%。全市“应纳尽纳”监测对象7405户28395人,其中少数民族5698人,占比20.1%。帮扶措施落实率100%,“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落实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兜底政策6027户22558人,其中少数民族4634,占比20.54%,实现“应兜尽兜”,确保共享巩固成果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少。

在乡村建设一线打造民族团结新示范

黄玉娟说,我市优先补齐民族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完成投资146.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6.30%。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2022年计划实施的1100户户厕改造、4条黑臭水体治理、6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全市乡镇实现生活垃圾转运站全覆盖,收集到的生活垃圾100%得到有效处理。2022年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下达财政衔接资金8.41亿元,其中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376万元,计划实施道路、民族同心展示馆等项目48个,持续打造覃塘区龙凤村等新时代民族工作示范样板,建设“石榴籽抱团”式的民族团结新农村。

在改革治理一线增进民族团结凝聚力

黄玉娟表示,在推进“三变”改革激发民族发展新动能。全市累计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总额67.1亿元、集体土地1377.6万亩,持续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截至今年8月20日,全市累计使用广西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查审批平台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5412宗,总数排名全区第二;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行动,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平安建设“清朗”行动和“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实现“一组三会”自治模式全覆盖,推动全市各乡村各民族共商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