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办,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作家“广西文学周”在南宁启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广西文学新答卷”专题座谈会。聂震宁、王宏甲、杨克、李霄明、孔令燕、黄咏梅、王十月、石一枫等受邀作家,凡一平、田耳、王勇英、我本纯洁、岑叶明等广西作家在座谈会上分别发言,共同探讨谋划“文学桂军”的未来。现刊发我市作家岑叶明在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各位领导、老师、文友们:
大家好。
我是岑叶明,1998年出生的青年作家,很荣幸获得本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和大家谈谈写作的事情。
去年九月份,我在北京参加了“科普科幻作家周”活动,会场离天安门很近,我按捺不住自己,骑着共享自行车从天安门前过。在那场活动中,我见到了杨利伟、刘慈欣等等这些以前在电视、书本里才能听到看到的“传奇人物”,这事直至现在想起来,还感觉不真实。昨天我刚在东莞樟木头开了一场我的新书的分享会,也感到有点恍惚,因为我本该初中毕业就去那里的某个工厂打工。但因为文学,我的人生轨迹脱离了原本应该走的轨迹。
去天安门骑自行车那个晚上,我很兴奋,还发了一条朋友圈:“网上说,小明走到天安门用二三十分钟,我们却用了二三十年;网上还说,小明走不出课本,而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以前我总羡慕书本上那个小明,但现在,我这个小明,因为文学,我的身体和思想都能走到很多地方。我感觉我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给予我生活另一种可能。
这两年,我有了些发言和被报道的机会,大多时候都是一样的开场介绍:我生在一个封闭的乡村,十三岁那年,看了一本书,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文学,从此爱上了写作和阅读,人生的轨迹发生弯折。在前几年,我只是埋头写,从什么都写到重心转向科幻,但没有成绩。直到这几年,才开始发表、获奖、出书、翻译,加入中国作协,去到鲁迅文学院,简介慢慢加长……我生长在狭窄的地方,没办法说假空大的话;可是我人生阅历尚浅,作为一个青年作家,说到自己,好像也只能说这些。
文学是很忌讳重复的。昨晚,我在酒店房间写发言稿的时候,我发觉自己又在重复。所以我意识到,当我不断重复的时候,肯定还有什么想说但没说出来的——我想表达文学能给我的,我想要更深层次、更独特的表达,急切让大家能够体会到我内心深处的那种情绪。
我想了很久。我还去泡了个澡,把浴缸灌满水,将头颅淹进水里。我以为会像电影里的那些大人物那样,身体仿佛沉入海底,沉到神秘的未知之境,脑海里闪出很多火花,忽然就悟道——龙场悟道、浴缸悟道什么的。但因为鼻孔朝天,我呛了水,咳嗽了好久。
去年去到鲁迅文学院学习,视野和想法都得到了开阔。这反而让我的写作变得艰难起来。这半年,我都在反反复复思考自己的写作。去年学习回来的时候,我爬了几座山,看见了大地的萧条。五月中旬,因为一个活动,我又要到北京,坐着高铁,穿过河南平整辽阔的土地,窗外绿油油一片,充满了生机。
我感到我的灵感、我的热情在慢慢复苏。我感到某种可能正等着我。
其实我早就应该明白,最鲜活的场景在平凡的生活里。
很多满溢的情感,也并不需要多深沉的表达。所以关于文学能给我什么,我想到一个很常见的词汇:希望。文学给予我们希望,给予我们生命力,让我们摆脱重复,这是它最大的魅力。
文学给我的,我在此和大家分享。我也会通过我的文字,把我得到的,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我的成长中,作协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借此机会,感谢中国作协和广西作协,对关照我们青年作家成长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面对今天这个主题,作为年轻人,我很难给别人建议,只能从自己出发。我将继续努力,朝着我看不见的地方走去,肯定会继续磕磕碰碰,但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可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