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地震”,制作 LED 台灯、小车……
童心圆小记者别样的“行走的课堂”
贵港讯 “地震啦!”只见平台剧烈地左右扭动,砖混房子“哗啦”一下倒塌、散架;砖木房子摇摇晃晃,屋顶“啪嗒”摔落……这是7月21日,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到港北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行走的课堂:解锁自然与科学的奇妙奥秘”实践活动的场景。
活动现场,在震害防御体验区,讲解员演示了由积木搭建的3种结构模型在横波及纵波下的抗震能力。“看!框架最结实!”“横波太吓人!”小记者得出了框架结构抗震能力更强、横波破坏性更大的结论。
童心圆小记者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体验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全媒体记者杨小露摄
当天,小记者兵分两路,创意写作基础班的小记者体验“光的魔法世界”。从一支激光笔开始,讲解员通过小实验讲解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等现象。随后,小记者动手制作LED台灯,木板灯座、电池、可调电阻、LED灯珠依次排开。穿线、安装电池、粘贴……小记者蒙嘉琦把灯罩旋紧,轻轻一按开关,台灯亮了起来。他咧嘴一笑:“以后写作文再也不怕停电了。”
小作家班则沉浸在“神奇的小马达”世界里。长桌上,马达、齿轮、车轴等零件摆成“迷你工厂”。老师先展示制作好的小车,小记者纷纷发出“哇——”的惊叹。轮到小记者动手了,他们先把马达卡进车底盘,再把红黑导线焊到电池盒,最后装上黑色的车轮。不一会儿,一辆辆小车制作完毕,他们把小车放到起跑线,一推开关,“嗖——”小车冲了出去,直奔终点,现场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2025年暑期创意写作素质提升营的户外实践课,让小记者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场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