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初绽的蓓蕾,寄托着每个家庭的殷切期许,更承载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市两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荷法护苗”工作品牌创建为统领,创新各项工作举措,有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少年审判:筑牢成长防护墙
“比起简单审结个案,我们更注重对涉案少年的教育挽救。”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时,主办法官如是说。
被告人张某和李某、朱某(另案处理)等人在家中喝酒时,产生了抢劫他人车辆的念头。后张某伙同李某等人在郊区抢走罗某的一辆摩托车,罗某随即报案。次日,张某在家人的劝说下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法律不会因年龄而宽容恶行,但司法会为迷途少年点亮归途。庭审过程中,主办法官针对性地对张某进行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唤醒良知助他真心悔过。“抢劫罪是严重的罪行,你现在还未成年,希望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家庭教育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作为父母有责任去教育和引导孩子,要多与孩子沟通。”主办法官发现,张某从小由爷爷照顾,其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以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经审理,桂平市人民法院以犯抢劫罪,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年4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000元;同时,对张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家庭教育。
“我们现在辞职回来了,想陪伴在孩子身边,弥补过去没尽到的责任。”通过案后回访,法官了解到张某父母已经辞去在广东的工作,到张某目前就读的学校附近工作,加强对孩子的科学管教。目前,张某在校表现良好。
我市两级人民法院以少年法庭为依托,不断强化专业审判,筑牢未成年人的“法治港湾”;坚持“圆桌审判”,减轻未成年被告人心理压力,给予最大限度的人格尊重,努力帮助他们积极改造、向善发展。2024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家庭教育指导令、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共计3268份。
联动机制:织密成长保护网
“你们不用再联系我,我管不了他了!”电话那边传来激动的声音。
这是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小张将马某停放在住宅门口的一辆摩托车盗走。案发后,公安机关将被盗摩托车追回。由于小张犯罪时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覃塘区人民法院多次致电小张的父亲了解情况,但其均称无法管教儿子,亦拒绝前往法院配合调查。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与他的父母见上一面,好好谈谈才行。”该院法官决定与公安局、检察院联动,到小张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我也很生气,但我不知道怎么管教他。”接过法官递过来的家庭教育指导令,小张的父亲无奈地说。
“您可以尝试改变沟通的方式,避免说教式沟通,比如跟他谈谈心,了解他这么做的具体原因。”法官和公安民警、检察院干警等耐心地劝导小张的父亲履行好监护职责,“记住,教育是慢功夫,但只要坚持,相信孩子一定能重回正轨。”
“我知道了,谢谢你们。孩子走上犯罪道路也是因为我这个父亲没教好,我以后会多花心思管教他的。”经过劝导,小张的父亲表示,今后会用心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改过自新。
“司法+N”联合矫正机制、“法院+妇联+N”家庭教育指导机制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妇联搭建的“三教一疏”工作协同机制,是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构建的三大重要机制。近年来,全市法院通过“司法+N”联合矫正机制,与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妇联、共青团等联动开展了多次社区矫正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信息特殊保护、心理疏导、回访帮教45次、140余人,对未成年被告人开展帮教工作覆盖率达100%。
普法品牌:打造成长助推器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性侵害吗?如果侵害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保护好自己?”
……
4月29日晚,贵港中院“荷法护苗”普法小分队携手港北区人民检察院、港北区司法局大圩司法所、市公安局大圩派出所,为港北区大圩一中1300名女生举行青春期女生心理、生命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讲座上,干警根据女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育情况,结合审判案例,详细讲解防性侵安全教育、反家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侵害的危害,学习自我保护技巧和相关求助途径以及法律知识。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近年来,围绕贵港中院“荷法护苗”主品牌,在贵港中院“贵法君说法”品牌牵引下,全市5个基层法院相应创建“瑞雁护航”“法润浔州”“港北小包拯”“法大侠”“南风送法”等各具特色的普法品牌,常态化开展“案例线上推送”“送法进校园”等工作。2024年以来,共开展普法活动168场次,惠及7万余人次,有效增强了未成年人群体和广大群众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全市两级人民法院还选派75名干警担任81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设计预防性侵、预防校园欺凌、禁毒、学习民法典等多个普法课程,扎实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深入推进校园法治工作。2022年,贵港中院在桂平市罗秀镇木村小学首次创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普法创新示范点,通过该示范点孵化出更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方式,随后在全市推广使用。截至目前,共在贵港市荷城六中、贵港市高级中学、桂平法院金田法庭等建立了1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实现小、初、高3个学段全面覆盖,取得良好的法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