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科技支撑做强种猪“芯片”——记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5-04-2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蒙思婷 通讯员谢双双  

猪肉,是群众“菜篮子”里不可或缺的品种,其供应稳定与品质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芯片”——种猪。那么,高质量“猪芯片”是如何打造的?近日,记者来到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港史记)一探究竟。

贵港史记核心种猪场坐落在覃塘区樟木镇中周村的一处山林里。这里场房奇特有趣的一幕正在上演:一头猪躺在CT扫描设备上,扫描后能生成四五百张图片,技术员通过软件处理,计算出它身上的肌肉、脂肪、骨头含量等。

人做CT司空见惯,猪做CT绝无仅有。背后意义何在?

“通过精准测定与计算,大大提高种猪选育的遗传进展。”贵港史记核心育种场场长葛峰介绍,将CT扫描技术应用于猪的规模化测定和育种,这当属国内首创。通过CT扫描,可以精准测定种猪活体瘦肉率、活体脂肪率、活体骨率、体长及肋骨数量等。

2018年,史记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在覃塘区投资建造的贵港遗传核心场正式投产,同年贵港史记成立,并从国外引进原种猪2380头。经过多年发展,贵港史记成为集种猪生产、种猪选育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企业,目前拥有1个核心种猪场、1个公猪站,存栏核心群原种母猪3000头、种公猪800头,年均配种分娩率达到90%以上,年产仔猪可达8万头,年产精液可达80万份。

2024年,贵港史记生猪对外销售量9万多头,其中种猪4万多头。凭借在种猪生产及育种领域的突出表现,贵港史记获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科技支撑助力优选优配

打耳牌、称重、查乳头数……每天上午,技术员都要对前一天出生的仔猪进行种猪登记,记录内容包括母猪栏位、母猪号、分娩日期、产仔情况、每头仔猪的详细信息(尤其是遗传缺陷)等,评估猪只的生殖能力和繁殖效率。登记后所有数据全部通过智能电子设备录入养殖管理系统,保障育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除了做CT,种猪还要做B超。当长到17周龄时,种猪要进行中测工作,测定体重,记录后期可能出现的遗传缺陷等。到了24周龄,再进行统一结测,记录猪只ID、结测日期、结测体重、背膘厚、眼肌深度等。此外,贵港史记还配备了200套电子饲喂测定站,准确记录不同品种在生长阶段的生长曲线,了解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不论是做CT还是做B超,都属于种猪性能测定工作的一环。葛峰介绍,育种的本质是优选优配,种猪性能测定的数据,是育种遗传评定顺利展开的基础与关键,性能测定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种猪最终的育种效果。

“贵港史记所有种猪经过严格的技术测定,利用大数据遗传评估,优中选优,以实现它们加速基因改良的使命。”葛峰说。长期以来,贵港史记利用CT扫描活体成分测定技术等前沿技术,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正在利用CT扫描种猪活体成分。

该公司还将测定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遗传评估系统和广西遗传评估系统,进行遗传数据计算。截至2024年,该公司共测定10.1万多头种猪,为地方和国家联合育种评估提供大量的现场测定数据。

得益于先进的育种技术、准确的育种数据、较多的测定群体,贵港史记通过持续选育形成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突破了种猪限制,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高性能种猪,其培育的种猪在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生长速度、料肉比和存活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超越行业平均水平,为区域稳产保供贡献力量。

市场需求构筑价值导向

“对于养猪而言,基因水平决定生产水平的上限。”葛峰告诉记者,养殖场和养殖户在挑选种猪时,首先关注种猪生产性能指标,比如产仔数、料肉比等,部分食品企业还会关注瘦肉率、肉质等指标。

近年来,聚焦“价值育种”理念,依托大数据育种、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贵港史记陆续推出“臻多、臻快、臻香、臻省系列”优质种猪。2023年,在广西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的测定评比中,史记送测的种猪杜洛克、皮特兰、大白、长白全部斩获第一名。凭借优质基因,贵港史记猪苗、猪精远销山东、河南等地的专业育肥场,与牧原、大北农、东方希望、光明农牧等大集团长期合作。其中,贵港史记独立培育的臻香美黑种猪,因具有肉质好、肌内脂肪含量高(TOP30%达6.0)、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得到国内诸多知名生猪养殖企业的青睐。

建造“移动公猪站”。贵港史记核心公猪站对冻精生产和使用技术进行一系列研究,冻精保存成功率和解冻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公猪站性能测定排序前10以内的公猪精液进行冻存,冻存时间可超过20年,技术十分稳定。

“史记猪冻精存储在-196℃的液氮罐中,可随时解冻,随时配种。保存时间更长久,可远距离运输。”葛峰说,公猪站设备使用进口的全自动采精和精液制作及保存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冷冻精液等新技术的使用,也提高并传承了最优秀个体的使用率,加快遗传改良及遗传传递。

对疫病压力大的区域和偏远猪场而言,冷冻精液就像一个安全的“移动公猪站”,一次引进半年或全年所需的精液,能更好地防范疫病、降本增效。2020年至今,贵港史记逐步建立了猪精生产、保存、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商业化供精体系,冻精技术在市场全面推广应用。

数智赋能构建安全屏障

在远离繁华喧嚣的史记养殖场内,种猪过着“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表面是简易栏舍,实际是“智能家居”。自动化生产设备设施代替传统人工唱起了主角:全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配置饲料,定时定量投放;自动环控系统控制水帘、风机等设备,确保栏舍内温度、湿度得当,空气新鲜;监控系统让猪舍情况一目了然……

“猪场生产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为种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帮助避免疫病,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葛峰说。贵港史记核心场配套先进的全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巴斯夫水过滤系统等设备设施,使用节水、节料、节能的养殖工艺,母猪场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育种行业领先水平,实现高效养殖。

除了运用数智系统赋能,最初的项目选址也有讲究。葛峰说,公司综合考虑营商环境、地理位置、防疫条件等因素决定落户樟木镇,场址四面环山,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生物安全屏障,可以有效降低瘟疫风险。

据介绍,自非洲猪瘟之后,养殖户对“双阴”种猪(指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均为阴性的猪)的需求大幅提升,与猪场效益密切相关的其它疾病净化也成为养殖户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贵港史记不断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疫病净化综合措施,建立1个标准化非洲猪瘟实验室,积极探索动物疫病防治模式,健全完善防控体系,培育了抗蓝耳病基因编辑猪。从引种至今,贵港史记种猪一直保持着蓝耳病、非洲猪瘟抗原和抗体双阴性,猪瘟和伪狂犬抗原阴性,群体高度健康。

在不懈努力下,贵港史记荣获自治区2024年第一批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称号,202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国家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免疫)净化场”。通过长期对外销售种猪与猪精传递优质基因,为各地大型养殖场提供优质“双阴”种猪,贵港史记有效带动生猪企业创收,加大了用工需求,增加就业岗位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