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激活现代设施农业高产引擎

2025-08-0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主持人语: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对于提高土地出产率和农业效益、保障农产品供给和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进一步明确,把设施农业作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的关键抓手,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设施农业作为突破资源约束、重塑产业生态的核心载体,正以技术革新、制度赋能与全链融合的三重动能,激活乡村振兴的高产引擎。

技术革新是设施农业高产的第一驱动力。摆脱土地、气候等传统条件的限制,智能化技术正在颠覆农业生产的逻辑。位于贵港市的广西爱咯乐农牧公司蛋鸡养殖基地,依托环控系统与智能农场管理平台,实现恒温环境精准调控、自动投喂与清洁,人均饲养量达8万只至10万只,产蛋率超98%,日产蛋量突破100吨,成为广西最大的标准化出口禽蛋基地。放眼全国,山东寿光的智慧温室的环境调控与水肥管理系统实现核心设备能耗降低超30%,土地利用率跃升至80%以上,农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指尖管理”。广东河源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依托北斗导航无人收割机收割水稻,效率较人工提升50倍以上。事实证明,当现代化装备、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土地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就会持续放大,为农业产业发展夯实硬核支撑。

优质服务是设施农业稳产扩面的关键保障。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资产确权难,更需要制度设计打通发展经脉。贵港市创新颁发设施农业不动产权证书,通过权属登记破解抵押难题,助力广西雪榕生物公司年产19.5万吨食用菌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58天。江苏东台推出“设施农业保险+气象指数”模式,一旦遭遇极端天气,理赔资金48小时直达农户,带动当地西瓜种植面积三年翻番。宁夏贺兰依托“数字奶牛”平台,为牧场提供育种、饲草、疫病防控一站式远程服务,奶牛单产突破11吨,比传统牧场高30%。可见,只有让金融、科技、市场等要素集成落地,设施农业才能破除小规模、高成本、高风险的制约,实现稳健扩张。

全链条融合是设施农业价值跃升的必然路径。单一生产环节的高效需匹配加工、流通与品牌赋能,才能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的价值跨越。贵港市聚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两荤四素”主导产业和人工智能+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招商,今年共引进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88个,同步布局屠宰分割、预制菜、冷链物流和光伏发电,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从能源到生态的闭环链条。广东湛江的“对虾王国”同样如此,前端种苗、饲料,中端工厂化养殖,后端加工、交易、出口,一条虾串起年产值 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显而易见,设施农业只有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打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才能把高产优势转化为全要素增值,真正让农民在产业链上获得最大增值收益。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技术、服务、全链条的协同共振,正在把全国各地一座座温室、一排排畜禽舍升级为乡村振兴的高产引擎,托举起粮丰民富、村美业强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