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便民生活圈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2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彭 宇  

主持人语:便民生活圈的核心在于“便民”,极大地缩短了居民获取基本生活服务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增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便民生活圈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体现,承载着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多重使命,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在100个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高品质便民生活圈,覆盖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及有条件的县城社区。该计划还特别提出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推动便民服务从基础型向品质型跃升,力争居民满意度超90%。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民生文件,而是一张清晰、具体、有温度的城市生活蓝图。它瞄准的不仅是买菜、吃饭、理发、修鞋这些具体需求,更指向城市社区功能的系统重构——让居民从家出发,步行一刻钟之内,不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能享受到优质、多元、适配的服务体验。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通知体现出鲜明的人群关怀和精细治理思维。“银发金街”和“童趣乐园”的提出,说明政策制定者看到了老龄化社会和育儿家庭的现实压力。它不再停留在“有就行”的层面,而是努力实现“好才行”的跨越。这意味着,未来的便民生活圈不仅要解决“买菜难”,更要缓解“带娃累”“养老忧”,真正把服务做进人的心里。

我们常常抱怨一些城市“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与亲和力。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扩围升级,正是打破这种局面的务实之举。它把建设的重心从地标高楼、宏大广场,重新拉回到人的日常尺度上来——街角有没有咖啡馆,小区门口有没有维修点,公园旁边有没有适合老人的休息座椅,社区里有没有让孩子安全奔跑的空间……这些细节,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品质和温度所在。

此外,通知提出商业网点连锁化率30%以上的目标,也释放出另一个积极信号:便民生活圈不是低端、散乱的代名词,而是规范化、品质化、智慧化的现代服务场景。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身边的社区小店、服务网点,可能既是接地气的“邻里中心”,也是标准化服务的“可靠节点”,既保留烟火气,也具备现代感。

城市的本质,是让人生活得更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看似是小切口,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归属感,甚至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它告诉我们,一座理想的城市,不应只有光鲜的中心商务区和产业园,更要有温暖、便捷、包容的社区单元。

期待更多城市能以此为契机,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市民的声音,精细化、人性化地推进建设。让每一个生活圈,都成为承载百姓日常幸福的坚实载体。

/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