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北区,有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脱下戎装,穿上养殖服,扎根田园,精心养殖肉兔,凭借军人的坚韧不拔精神,闯出了一条养兔致富路。
近日,笔者走进港北区中里乡山花村的广西荣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兔产业园,只见宽敞干净的标准化厂房,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上层是雪白肥壮的商品兔,下层是母兔和憨态可掬的幼兔。该公司负责人岑金和介绍, 他们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养殖,目前,有种兔2000只、商品兔40000多只。
这个兔产业园是退役军人岑金和与6位退役军人携手创立,以兔产业为核心,业务涵盖科研、育种、推广、销售、加工等多个领域,立志全方位引领产业化发展。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完成,原本废弃的养鸡场,在他们手中摇身一变,成为年出栏10万只肉兔的致富园。岑金和说,今年上半年企业生产总值400万元,下半年他们计划养殖5万只兔子,按照这样的产量,一年生产总值800万元。
这样的成绩,岑金和这个团队可花了不少工夫。养兔是岑金和到云南探望战友后萌发的想法。岑金和与战友们几番商讨后,一致认同发展肉兔养殖业。说干就干,他们每人贷款20万元,加上东拼西凑的钱,迈上肉兔养殖新征程。他们租用山花村一个废弃的养鸡场,合伙动手把养鸡场改造成兔舍,画设计图纸、硬化兔舍、安装兔笼、装水帘系统、苦研养殖技术,边学边干。今年2月,兔产业园迎来了第一批1000多只种兔。为给兔子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他们把军营智慧融进了兔舍,每只母兔都有独属空间。“我们的设备是欧美式,属于半自动,还配合了水帘风机,兔房温度在28度左右,兔舍干净,空气好。”岑金和笑着说。
现代养殖设施,既保证了兔子的出栏量,也保证了兔子的品质。兔产业园与收购商达成长期供应协议,销路不愁。收购商朱先生一到兔子出栏时都会准时来拉货,他说,这些兔子的质量、品质很好,他愿意长期上门收购,兔子有多少就要多少。
岑金和团队逐步壮大,退役军人由原来的7人,到现在变成了10人。对于未来,他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们算过一笔账,按眼下的养殖规模,二三年就能收回成本,明年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自行配制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岑金和表示,明年他们要带领几十个到一百个退役军人在基地创业,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