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丰收时节。10月14日,记者走进港北区大圩镇何村的田间地头,玉米秆依然挺立田间,其下套种的穿心莲已迎来采收旺季。村民们弯腰穿梭在田垄间,熟练地收割、捆扎、搬运,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清苦香气。
“今年产量不错,这十多亩地算下来能有一万多元收入,补贴家用足够了。”62岁的村民梁延才说道。他和老伴两人在家精心打理着十多亩地,由于年岁渐长不便外出务工,在家门口种植中药材,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日子过得安稳又充实。在何村,像梁延才这样的穿心莲种植户共有400户,他们通过这一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据了解,大圩镇何村种植穿心莲已有十余年历史,凭借稳定的品质和规模化种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穿心莲特色产业村。该村结合实际,推广立体套种模式,利用玉米、木薯等高杆作物与穿心莲在空间、光照和养分利用上的互补优势,实现“一地多收”,推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全村种植穿心莲面积达600余亩,预计亩产穿心莲鲜货约1500斤,总产量可达450吨,较往年有所增长。
“产量上去了,但价格偏低,农户的实际收益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何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显亮坦言,尽管今年穿心莲整体长势良好,但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收购价格较高峰期有所回落。村里正积极对接市场,引导农户科学采收、错峰出售,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收益。
近年来,大圩镇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藿香、穿心莲等中药材种植,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优化种植模式、完善产销对接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目前,全镇穿心莲种植面积6300多亩,形成以何村、乐堂村、上莲村等为核心,辐射周边村的中药材产业带,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