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记者走进港南区桥圩镇水厂,车间内各类净水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转,规律的嗡鸣声中,透着供水稳定的安心与底气。从曾经依赖黎村江水源,到如今引入郁江水,桥圩镇的水源变迁,不仅让8.5万群众喝上了更放心的水,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前每到旱季就犯愁,黎村江水量一少,供水就跟不上。”桥圩水厂厂长梁鹏飞的话,道出了当地曾面临的用水难题。过去,桥圩水厂长期以黎村江为取水点,受季节影响明显,旱季水量不足、水质波动等问题,一度让群众用水“悬着心”。
转机始于2021年——港南区启动瓦塘、木格、湛江、桥圩片区连片集中供水工程。这项以瓦塘镇郁江为源头的工程,专为4个乡镇水厂输送稳定原水。历经四年建设,2025年7月,桥圩片区工程正式通水,日供水量达1.2万至1.5万立方米,彻底告别“靠天供水”的历史,服务覆盖19个自然村,惠及8.5万群众。
“8月中旬切换水源后,变化太明显了!”梁鹏飞指着监测屏上的数据说,郁江水源不仅水量充沛,全年稳定无虞,水质也更清澈,各项指标均优于此前标准。
蒙垌村大屋队村民吴桂花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笑意漾在脸上,“以前水偶尔发黄,现在不仅清亮,喝着还有点甘甜,做饭、泡茶都放心多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水源的升级,不仅滋润了民生,更盘活了当地产业。此前,因黎村江水源地保护要求,当地6家企业因位于保护区2公里范围内,无法完善环保手续,陷入发展困境,被责令停产。桥圩片区集中供水工程的通水,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随着水源地调整,保护区范围相应优化,6家企业得以重新办理环保手续,顺利恢复生产。如今,车间里机器重启的轰鸣声,成了当地经济复苏的生动注脚。
从黎村江到郁江,一汪清水的变迁,映照着港南区在民生保障与产业发展中的精准发力。汩汩流淌的郁江水,不仅保障了群众的“水缸子”安全,更浇灌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新希望,在桥圩镇的发展蓝图上,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