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平南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让一枚小小的辣椒,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同和镇,辣椒产业从前些年的试种起步,到如今已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去年,新雅村、利道村几名村干部带头种起了辣椒,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周边农户纷纷跟进。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约300亩,其中今年新增150亩,带动5个行政村的农户参与,年亩产可达6000斤,年亩收入约1.5万元,带动超100人务工就业。
走进同和镇妙客村共赢家庭农场75亩的辣椒基地,每天有20多名工人忙碌其中,他们多来自周边村庄,部分还是脱贫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村民李崇昌说:“一天能挣130元左右,就近就业还能照顾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农场负责人李文春介绍,当前辣椒价格稳定,每公斤约6元,日常用工20人左右,日薪130到150元,采摘季用工需求还会大幅增加。
同和镇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让村民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有薪金、种植有收益。“同和镇将以辣椒产业作为产业兴旺的突破口之一,计划三年内在全镇适宜区域种植3000亩辣椒。”同和镇副镇长邓晓霞表示,未来将持续发力,推动辣椒产业进一步壮大。
另一边,东华镇则通过引龙头企业,以“订单农业”模式推动辣椒产业发展。白露已过,在新田村的土地上,几十名村民正忙着栽种辣椒小苗,广西开磊农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穿梭其间,指导科学种植。这家专注于辣椒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企业,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打造集种植、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冷链物流、烘干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平南气候适宜,招商环境好,加上我们是订单农业,销路有保障,我们正以点带面,在东华镇打造辣椒产业。”广西开磊农业有限公司主管吴广介绍。据了解,秋种期间,该公司每天聘请60多人务工,种植后的田间管理及采摘,用工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最多时每天需100到200人。
东华镇新田村支书苏柱锦表示,村里不仅流转土地,还通过合作社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代管代种、保产保收服务,带动村民就业。“政府前期协助企业完成土地流转、解决用工问题,后续还将支持企业建设育苗大棚、冷链及烘干设备,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东华镇副镇长凌彬洋说道。
无论是同和镇的“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还是东华镇的“订单农业”三方联动,平南县正以小辣椒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的“火辣”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