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覃塘区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对话覃塘发展系列访谈:覃塘创新之路——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4-07-31   来源:覃塘融媒   作者:  

原标题:覃塘创新之路——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覃塘区创新发展的制胜之道,是覃塘区打造产业新城的美好蓝图,也是覃塘区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与未来美好愿景的必然选择。

在第四届覃塘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战略腹地先行区暨产业发展招商大会上,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产业学院执行院长邵念荣教授,就产学研融合如何助推覃塘区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邵念荣,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研究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校外导师。现任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产业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兼任广东省县域经济促进会理事、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专委会研究员、广东省评标评审专家库成员、《南方日报·中山观察》专家库成员、中山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中山市委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产学研融合的破局关键

产学研融合是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同时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

根据覃塘区的现状,想要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链,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人才来到覃塘就业,在邵念荣教授看来,建立专业性智库、高端研究院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高端的科研平台能为覃塘区产业的创新发展及人才储备注入新的活力。

邓璐:

今天您在论坛的现场其实也特别提到了产学研融合是覃塘区打造产业新城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那您认为目前覃塘区以它的发展阶段和在它未来的愿景当中如何把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创新的制胜之道您觉得关键在哪里?

邵念荣:

产学研融合是我们基于长远发展的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安排,覃塘区主要还是以建立一些专业性的智库研究院的方式,来实现产学研融合。因为一所大学、一些高端的研究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基于我们的实际情况,建立和产业密切关联的高端研究院,这种方式可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结合自身优势,科技赋能产业突破

覃塘区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腹地先行区(县),未来将主攻新型工业方向,牢固树立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工业强区建设。重点培育木业板材家居、绿色化工、水泥建材、粮油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做优新能源、金属制品、饰面纸三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邵念荣教授看来,打造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腹地先行区(县),覃塘区应牢牢把握好自身的产业优势,做好基础产业的深耕与深挖,通过科技赋能,结合市场需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形成市场号召力,从而凸显覃塘区在产业中的“比较优势”。

邓璐:

覃塘区以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打造战略腹地的先行区,您觉得这个“先行”二字应该是落在哪一些特色产业或者优势产业上?

邵念荣:

我们做“先行先试”肯定要体现我们本身的优势,如果你没有优势想“先行”,那也是很困难的,现在咱们覃塘区的传统产业有四个板块,特色产业也有三个板块,那么这几个板块我们也不可能平均用力。

我觉得咱们在传统产业当中还是要做好深耕和深挖,深耕就是我们要结合我们这个自身的资源禀赋,结合我们自身已有的产业基础,统筹资源。比如说我们现在已有的产业,以板材为例,尽管在板材这个行业,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是行业有竞争,永远也会有标杆企业,覃塘区也有可能胜出。怎么样结合市场的需求,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更加结合需求端做一些提升,值得大家思考。

另外在现代农业方面,应该结合我们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的甘蔗、荷花、莲藕等特色产品,通过科技赋能,在药食同疗大健康领域一旦能够有重大突破,产生市场号召力,就能形成我们所追求的“比较优势”,也就培育了我们的新质生产力。

邵念荣教授不仅是金融投资领域,国企管理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散文家与诗人。他用独有的方式,为覃塘区未来的发展之路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为荷而来

三江交汇孕贵港,

万倾飘色育覃塘。

广招商贾兴产业,

拥抱湾区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