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种养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4月1日“多彩民族,壮美广西”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成员、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索央在参观我市的设施农业后,深有体会地说,贵港市现代化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
参观贵港市的设施农业后,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索央接受采访
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示范样板之一,项目年产食用菌约19.5万吨,年产值约20亿元。目前,产业园日产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鲜菇120吨,其中有40%左右出口东南亚。项目采用的调控技术,模仿大自然,温、光、水、气的调控全部实现智能化,为食用菌生长创造了最适宜的环境,菌种从培养到包装运输均实现工厂化运作。公司已吸纳1800余人就业,并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两百多次,惠及两千余名群众。在雪榕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工作已两年,她觉得这里待遇不错,尤其是离家很近,能够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流程
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的菌菇
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示范样板之一,从饲料投喂到鸡蛋收集、鸡屎清理及密闭式输送转化为有机肥,全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在这里,没有传统鸡场的鸡屎味。目前,企业实现了200万羽蛋鸡存栏量,日均产蛋100吨。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300万羽蛋鸡存栏量,年产鸡蛋4.2万吨,预计年产值5亿元。该公司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机制,吸纳村集体经济2030万元,实现年分红超120万元,带动周边5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高标准蛋鸡舍外景
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蛋鸡舍内景
近几年,我市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培育了蛋禽、食用菌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先后引进了标准化蛋禽养殖项目15个,这批项目全部达产后,全市年蛋禽存栏量可达1560万羽,禽蛋产量25万吨,占当前广西禽蛋产量70%左右。而桥圩羽绒产业园通过引入数字化生产线,提升羽绒加工效率与产品附加值;扬翔集团牵头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多层(楼房)养猪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性能评估”项目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该公司创新智能化楼房养猪和“物联网+畜牧”等模式,可节省约75%的劳动力。扬翔公司还依托“生鲜即烹食品+智能厨”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优质稻、玉米等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带动群众就业务工10万人以上;带动63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7万元以上。
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港南区亚计山的智能设施楼房猪场航拍图
贵港市鑫海水产种苗养殖场工厂化养鱼车间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我市正以技术创新重塑传统种养业格局。在我市,“生猪上楼、鱼儿上岸、鸡鸭上架、菌菇进厂”等中国式现代化之农业新图景正生动呈现。
作者:宋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