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年来,桂平市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该市肉牛存栏13.01万头,出栏7.8万头,产值超13亿元。
落实政策带动,推动产业升级。桂平市组织实施2022年、2023年优质种牛引进和牛品种改良项目,其中优质种牛引进项目规模养牛企业累计引进种牛2411头,总投资96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技术培训、农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脱贫户954户增加收入。目前,该市存栏2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共有424家,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68家,已发展4家楼房式多层肉牛养殖企业。
此外,该市组织各乡镇结合土地流失整治等工作推动牧草、甘蔗等农作物种植,增加饲料本地化供给能力。截至目前,该市种植牧草约2.2万亩,其中耕地整治新种1838亩、荒地整治新种2484亩,预计今年全年新增种植1.2万亩。
桂平市持续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升级。2003年以来,累计新增优质杂交犊牛24万头,为养牛户增加经济效益超6.8亿元。截至目前,该市规模肉牛养殖企业中,获评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获得贵港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3家。
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养殖技术。该市加强与自治区畜牧站、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畜牧研究院、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等区内外科研院校以及专家团队合作,开展肉牛产业示范建设,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先后有寻旺乡、金田镇获得广西畜牧产业科技先锋队“科技示范乡镇”授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在桂平市建立3个示范基地。
2023年以来,该市组织技术推广与培训肉牛养殖人员2000人次,通过青贮饲料生产、肉牛现代生态养殖、牛人工授精、微生物发酵垫料等实用养牛技术培训,挖掘地方“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肉牛产业服务,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组织平台搭建,拓宽产业纵深。桂平市相继出台《桂平市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科学谋划五年内牛羊产业发展思路;制定《桂平市2023年财政衔接资金促进“两种两养”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将肉牛产业列入“两种两养”重点发展特色产业。2023年底,印发《桂平市做大做强牛产业工作方案》,成立桂平市做大做强牛产业链服务专班。今年印发《桂平市2024年牛产业工作清单》等一系列政策方案,组建服务专班,强化专项服务,着力解决牛产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强化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发展。
桂平市于2021年5月成立广西首个县级养牛产业协会——广西桂平市养牛产业协会,搭建行业学习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宣传贯彻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联系政府与养殖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外,通过连续3年举办桂平市牛产业发展系列活动,累计吸引区内外1200多名农牧从业者和90多家相关企业参加,促进周边县市区牛产业链对接与合作,提高牛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综合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