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香四溢、荷花初绽的6月,贵港文坛又迎来喜讯:我市作家岑叶明、高瞻成为中国作家协会2024年新会员。至此,我市有国家级作家协会会员8人。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自治区级作协会员40人、市级作协会员120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浔郁大地文学创作活跃,著作频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局面。
2022年9月10日,市作协在港北区翰林书苑举办中秋原创诗歌朗诵会。(记者陈榕玲摄)
从中央到地方 创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3月,在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颁奖仪式上,平南县青年作家彭敏艳以科幻小说《未来之城》捧回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获得自治区奖励3万元。
彭敏艳获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彭敏艳供图)
2020年春,彭敏艳开始《未来之城》的创作,同年底获得市文联写作人才培养项目签约扶持。该作品讲述的是未来世界中简家3兄弟的人生经历,围绕人工智能的生成与进化的整个过程展开。2022年10月,彭敏艳完成了这部27万字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并参加第8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得长篇小说一等奖。获奖后,彭敏艳表示,党委、政府对文艺创作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创作环境,也鞭策他们不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市文学创作蓬勃发展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支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市作家协会主席徐强介绍,其中,中国作家协会对文学创作实施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自治区党委、政府设立“铜鼓奖”“花山奖”,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等奖励政策,举办广西花山诗会、广西青年文学讲习班等;我市则推出“荷花奖”“布山文学奖”等系列激励扶持机制,为浔郁作家加油鼓劲。
去年,我市文学创作形成一个井喷。潘大林的《那些文字带着我的体温》、徐强的《字里有乾坤》、高瞻的《守望千年》、宋春来的《春天的约会》、岑叶明的《远大征程》等多部个人专著相继出版。贵港作家在全国文坛崭露头角,甘智勇的《故乡的眼睛》荣获中国散文年会三等奖,梁勇的《黄河边上的豪迈歌声》获广西红色征文活动三等奖,岑叶明的《造神》(出版时更名为《远大征程》)斩获“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一等奖;凌丽、韦宁清、雪鱼(李庭富)、王秋娟、黄伟宁、覃建芬、陆寿贤、韦以富的诗歌专辑亮相《诗歌月刊》。
2023年,贵港作家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记者李园园摄)
“同学们,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吗?”6月7日,在港南区桥圩镇中心学校五(4)班教室里,徐强带领岑叶明、梁勇、梁运义等作家到该校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
6月7日,徐强带队到桥圩镇中心学校开展“贵港作家进校园”活动。(记者李园园摄)
贵港作家进校园活动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是市作协为文学爱好者搭建的学习交流与灵感碰撞的平台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贵港文学发展组织构架更加完善。目前,全市5个县(市、区)均有文联和作家协会。平南县的基层文联组织建设已经延伸至乡村(社区),全县21个乡镇(街道)和288个村(社区)都成立了文联,其中大新镇大中村文联是广西首个村级文联。
“加入作协,犹如找到温暖的家。”梁勇于2014年成为贵港作协的一员,在作协的推荐下,他参加了鲁迅文学院西南地区作家班等培训活动,作品频频亮相《广西文学》等刊物,更有佳作入选《文学桂军二十年》,获得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贵港市首届布山文学奖等,成为“文学桂军”新锐签约作家。
我市各级文联、作协积极组织丰富的活动,从读书分享会到文学研讨会,从创作培训班到实地采风、阅读写作交流沙龙,不仅拓宽了文学爱好者的视野,更让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无尽的创作热情。
今年3月,桂平市作家协会组织桂平籍、港南籍作家30余人,到桂平市西山镇佛荔村开展采风活动。大家陆续创作诗歌、散文等20多篇,形成文学创作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桂平市作家协会主席谢小峰表示,这不仅是作家们灵感的源泉,更是对乡村人文美景的深情赞美,实现文学创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覃塘区近年来先后成立荷美覃塘“岜莱诗会”、叁袋茶、灵龟宝山、壮帽山等一批文学创作基地。2020年,岜莱诗会与广西诗歌发展座谈会在覃塘召开,在广西乃至全国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至2023年底,覃塘区作家协会会员人数达70多人,会员共有500多篇(首)文学作品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发表。
我市还创办《贵港作家》《荷塘月》《浔江》《花洲》《港北文艺》《港南文艺》《荷香》等内部文艺刊物,与《贵港日报》文采副刊一起,为本地作家作品展示提供平台。
前辈引路后辈奋楫 文学队伍茁壮成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学。在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贵港,孕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家,他们以文学初心为灯,前辈引路、后辈奋楫,让这片土地上的文学之花更加绚烂多彩。
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潘大林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南籍作家莫之棪等文学前辈对文学青年的无私关爱和帮助,数十年来在桂东南文坛传为佳话,脍炙人口。徐强、高瞻、谢小峰、甘智勇、彭敏艳等作家感触尤深。
徐强曾说,正是由于潘大林老师的提携,他才来到贵港日报社工作,真正开启了和文字打交道的职业生涯,而且有了一个相对简单、稳定、宁静与宽松的写作环境。
“潘大林老师告诉我,当作家得有信仰,要热爱文学;还得一直写,别怕失败,把心里最真实的感情写出来,有自己的风格,就能写出好作品。”谢小峰说。
平南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甘智勇深情回忆莫之棪对自己的鼓励。他说,自己读初二时,在《初中作文辅导》发表了作品,便给莫老写信,他很快复信。考上师范学校后,自己担任校内的《摇篮》文学社总编,莫老还给创刊号题词,并给他们开文学讲座。受莫老的影响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2019年,甘智勇主动申请调到文联工作。
因人庇我于风雨,今我有伞,亦将庇人于风雨。正因如此,当徐强遇到岑叶明这个“90后”的“新鲜血液”时,立马将其召入麾下,引领他不断在文学上闯出佳绩。今年,彭敏艳在当地组建文学爱好者微信群,目前有成员39人。“在坚定自身发展的同时,我希望发现培养更多文学创作者,为贵港文学发展注入活力。”彭敏艳说。
目前,我市老中青作家队伍梯队完整,他们来自公务员、教师、法律工作者、记者、企业家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剧文学、评论等文体全面发展,实力名家与文学新秀并驾齐驱,展示出贵港文学的勃勃生机。
其中,平南籍作家蒙福森是《百花园》杂志签约作者,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广西文学》等发表作品10多万字,作品入选全国年度选本、在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中获奖。桂平籍作家黄德良多次获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覃塘籍壮族网络女作家贾燕平已创作超千万字,其作品《恰逢星光璀璨时》获2015年度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新锐奖,长篇小说《陆先生偏要以婚相许》荣获婚恋文新媒体征文大赛金奖,其本人于2020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坚持和热爱 为文学创作注入永恒动力
在采访中,大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坚持和热爱是文学创作的不竭动力。
岑叶明说,自己从初二阅读第一本书后,提笔坚持写了10年,将整个青春奉献给了文学创作,终于在25岁这一年,出了第一本书、成为了中国作协会员。即将退休的黄德良介绍,自己正在创作长篇小说《江湾人家》,已经写了21万字。
1月27日,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奖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岑叶明向读者签售个人专著 《远大征程》。(岑叶明供图)
“积累对文学创作起着重要作用。”蒙福森说,“任何一个作家,无不从阅读开始,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写;写得多了,自然就有成绩。”伍倩倩坚持每天背诵经典,目前已经能背诵唐诗200多首。甘智勇近些年几乎每周都买书,有些书读后还写书评。谢小峰多年来每天坚持用散文诗写日记。雪鱼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活经验和心灵感受,保持一颗善良、包容、悲悯之心,累计创作现代诗500余首……高瞻16岁开始发表诗作,坚定走古典与现代诗结合的诗歌创作路子。他告诉记者:“要做一名好作家,首先要用作品说话。第二,坚持自己的初心,相信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第三是不要急功近利。”
作者:李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