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上半年我市渔业产值15.91亿元

2024-08-0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贵港讯 岸上,200个“巨型鱼缸”整齐排列,池中水清鱼肥,随着饵料的一抛一撒,成群的鱼儿翻腾跃动,争相觅食,水花四溅……近日,记者在桂平市金田镇古东村的广西荣亨牧业有限公司陆基圆池养殖基地,见到一幕“鱼儿岸上养”的场景,该基地打造的陆基桶式循环流水养殖颠覆了传统养鱼模式,养殖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是一种高密度、高单产、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方式。据基地负责人陆健鹏介绍,基地主要养殖桂花鱼苗,目前长势良好,计划11月可售出20万公斤,主要销往安徽地区。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坚持宜渔则渔,不断巩固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动全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1.45万吨,同比增长6.98%;渔业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7%,产量及产值增幅均排全区第一。

我市将设施渔业工作与农业经济发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制定印发《贵港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设施渔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出台《贵港市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等政策,明确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高密度设施养殖淡水鱼区,稳定水产养殖面积约24.5万亩。根据需求精准解决用地难题,我市成功引进设施渔业项目48个,总投资额91.33亿元,目前已开工13个、已投产18个。

我市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坑塘、废弃矿区、庭院空地,推动“鱼虾上岸”,探索“跑道”+“陆基圆形池”养殖、工厂化育苗等多种模式,实现水产养殖向设施化高密度养殖转变。目前,全市陆基圆桶1639个,跑道养殖水槽306条,占全区总量64.15%,比传统鱼塘养殖可节约用地1.33万亩;工厂化育苗基地9个,主要养殖品种苗种自给率达80%以上。

我市通过建设一批标准化设施渔业产业园区,加快形成稳产高效、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渔业产业集群。桂平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石排农场)、平南县鳗鱼产业园区、港南区新合智慧渔业产业园达产后,新增渔业产量18万吨,新增产值42亿元,全市渔业产值将突破80亿元。

作者:林子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