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贵港市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综述

2024-12-3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乘势而上 因势而为 聚势而强

——我市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综述

1—11月,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1家,总数达763家;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38.03亿元,同比增长8.2%;园区工业投资完成104.7亿元,同比增长24.9%;新签约引进理文、元创、泰盛3个投资超百亿元制造业项目。这是今年前11个月我市产业园区发展取得的亮丽成绩。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助力全市经济迈上新台阶。我市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明方向 搭平台

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市产业园(粤桂园),蓬勃发展的热烈氛围扑面而来,处处洋溢着创新与活力的气息。今年以来,粤桂园新投产造纸及纸制品企业8家,1—11月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产值达13.78亿元。齐峰、贵佳纸业作为新增规上企业的代表表现突出,清云纸业正加快推进纸机产线调试工作,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亿元。杭港、贵佳纸业、齐峰作为今年三四季度新增规上企业,分别拉动了造纸及纸制品行业5.98%、2.5%和4.9%的增长。龙派作为园区造纸及后加工支柱企业,其产值占该行业的44.2%,今年更是拉动造纸及纸制品行业44.2%的增长。“今年1至11月,市产业园区产值同比增长4.9%,这主要得益于新投产企业的带动和既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市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龙雪梅说。

今年以来,我市整合重点产业园,布局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贵港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着力培育壮大“6+5”工业体系,打造绿色化工、木业家居、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现代纸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做优做大新能源电动车、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5个特色产业。紧盯北产南移发展趋势,聚焦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靶向开展招商引资,发展跨区域产业链。1—11月,我市新签约项目合同投资总额580.26亿元;其中新签约制造业项目133个,投资总额549.46亿元;引进了理文、植护、泰盛等3个百亿元项目。园区产业持续集聚,电动自行车、绿色家居、蔗糖等3个产业被确定为2024年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

优服务 解难题

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12月26日,广西心连心复合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项目得以顺利建成投产,得益于政府部门为我们全程提供贴心服务。”广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广瑞说。广西心连心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36亿元,可增加年税收近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500个;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值约190亿元,年税收约10亿元。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桂平市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前线工作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点对点贴心服务。

为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我市成立市重点项目办,与产业园区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落实专人跟踪联系心连心、理文纸业、植护纸业等重点工业项目,积极协调推进项目入园、用地报批、环评、产能置换等工作。今年1—11月,推动解决“四个一批”问题700多个,推动工业项目开工94个、竣工84个。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我市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发展”EOD模式,推动桂平新材料产业园区等3个园区开发项目获得融资30.8亿元,有力破解园区开发资金筹集难题;积极申请园区专项债项目资金,2024年有10个项目获得专项债资金10.57亿元;积极推进项目融资,助力项目业主降低融资成本,1—10月,177家企业获得“桂惠贷”贴息贷款16.38亿元,获得自治区财政贴息2178.33万元,贵港市成功再次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强化要素保障。我市加快土地盘活利用,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清理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约1.5万亩,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抓基础 强承载

推动企业引得来留得住

近日,记者在市产业园(粤桂园)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供排一体化项目厂区看到,自动化处理设备有序运转。市产业园区住房建设和市政管理局局长黄启科介绍,粤桂园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供排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95亿元,包括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两部分。该项目于今年9月底全部实现商业运营,每天新增工业供水能力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有效解决了园区供排水问题,确保了园区企业和群众用上放心水、安全水。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八个一”园区标准,加快推进在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42个,1—11月完成投资15.43亿元,龙门工业园标房、江南工业园污水提升泵站、西江工业园区园博大道等项目建成,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园区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对全市产业园区进行整合升级,构建“2+5”产业园区格局,推动完成市产业园区粤桂园、港南区滨江产业园扩园修编,共拓宽园区面积9966.15亩,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可承载更多的产业项目在园区落地。

我市着力构建产业场景,推动供水、供气、快递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全力打造区域竞争比较优势。其中,产业园区通过自建水厂、污水处理厂,与供电企业合作,实现了工业用水、污水处理、蒸汽等价格降低。目前,粤桂园蒸汽价格从230元/吨降至200元/吨。

此外,我市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水平,持续推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公司”管理运营模式,深化“园区事园区办”改革,下放92项市级管理权限到市产业园区,园区事项审批办结率实现100%。各园区多措并举强化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其中,桂平市在产业园设立“党员领办”综合服务中心,推行党员领办项目和“三限一承诺”机制,今年为企业解决难题200多个;覃塘区7月起在园区试行“有事马上办、无事不打扰”工作机制,共帮办、代办行政审批事项50余项;市产业园结合园区实际需求和具备条件,厘清“能接应接尽接”事项,加快承接200余项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园区事园区办”服务范围。

作者:首席记者 李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