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南区将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强化工作举措,抢先机开好局,跑出更快更好经济发展加速度,为实现全年的工作目标赢得主动。”2月26日,港南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张慧红就港南区如何贯彻落实全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南区将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推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攻坚突破,充分利用靠江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两大市场,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张慧红表示,今年,港南区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两年有突破”目标,集中精力拼经济、抓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的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全力优化产业结构。港南区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木业产业重点在数字赋能、原料供应、开拓国内外市场、品牌建设、物流支撑等方面下功夫,从木业产业智慧生产、数字化交易平台和智能物流交易中心三大关键领域发力走出困境。羽绒产业重点在“三中心”建设、羽绒制品、品牌打造、通关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打造中国南方羽绒产业中心,扩大市场影响力;力争全年木业产值突破220亿元、羽绒产值达48亿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紧紧围绕“四荤两素”持续引进标杆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推动通威牛蛙养殖(一期)一季度全面投产、通威牛蛙养殖(二期)尽快启动、光大肉鸽年内投产、华兴蛋鸡年内存栏肉鸡100万羽,力争全年设施农业产值达33亿元以上。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纸业、新材料和冶金、特种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好植护元创纸业、亚太西奥电梯、华润玄武岩等重大工业项目,力争全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经济等前沿产业谋划研究,通过“人工智能+”助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在新的产业、新的赛道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发展物流业,探索港口和物流发展新路径,谋划推进港口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板材交易中心。加快发展文旅产业,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供优质旅游产品。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处级领导干部跟踪服务项目(企业)和重大项目“周调度”机制,推动夏特木业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远景风电场(一期)等35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高效联通网络,联通港南与横州公路网,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两大市场,谋划符合自身实际的运河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画出产业链图谱,重点聚焦六大产业以及设施农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等开展精准招商,力争新签约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20亿元以上。
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中优势资源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持续拓展园区空间,加快推动园区土地报批工作。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扎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作风建设,坚持实干为要,持续深化“荷城攻坚先锋”选树和“五问五争两承诺”行动,优化群众和企业服务对象评价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党建引领争赋能、产业发展争上游、改革创新争突破、攻坚克难争先锋、绩效考评争一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