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浔郁平原,郁江之畔,从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到繁华热闹的城镇中心,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到温馨整洁的农家小院,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细腻之心、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在关爱妇女、保障妇女权益的道路上,为众多妇女尤其是困难与特殊妇女群体,撑起了一片温暖晴空。她们,就是我市各级妇女工作者,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妇女群众最坚实的依靠和最贴心的“娘家人”。
关爱困境妇女,传递温暖力量
“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早就被生活打垮了。”2月28日,覃塘区大岭乡大岭村的陆大姐紧紧拉着大岭乡妇联主席朱薪羽的手,眼中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当天,朱薪羽一行代表大岭乡妇联来到陆大姐家中回访,关切询问她的身体状况与生活情况,贴心叮嘱她如有困难一定要及时联系妇联。这一声声关怀,如春日暖阳,让陆大姐心中暖意融融。
去年4月,陆大姐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陆大姐回忆道,原本她和丈夫在外地打工,生病后只能回贵港治疗、调养。门诊化疗、住院治疗,个人自费累计高达8万多元。家中4个孩子,大女儿读五年级,小儿子才上幼儿园,婆婆早年又被诊断出宫颈癌,需要长期服药。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丈夫一人身上,仅靠他打零工和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生活压力很大。
大岭乡政府和妇联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援手,犹如一场“及时雨”,给陆大姐带来了希望。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县域内稳岗补贴、产业奖补、“两癌”救助金等多项救助政策迅速落实,累计救助金额超过3万元。其中,“两癌”救助金1万元,成为缓解陆大姐经济压力的关键一笔。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专门救助经有资质医疗机构确诊、患有宫颈癌2B以上或浸润性乳腺癌的城乡低收入妇女,每人一次性救助1万元。
除了经济上的援助,覃塘区各级妇联还定期走访陆大姐家,送去爱心物资,与她拉家常、谈心,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倾听她的心声,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有了妇联的关心和帮助,我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陆大姐坚定地说。
市妇联主席姚幼梅介绍,近年来,市妇联深入实施“巾帼健康行动”,持续推进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开展关爱女性健康保险服务。2024年,市妇联为全市151名低收入患“两癌”妇女争取到151万元救助金;为11.89万名参保妇女提供保险保障,171人获理赔801万元,还为4423名城乡低收入妇女赠送价值22.11万元的“两癌”保险。
3月5日,覃塘区覃塘街道开展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关爱困境母亲活动暨“母亲邮包”发放仪式,为辖区内31名困境母亲送上温暖与关怀。 全媒体记者杨小露 通讯员李桂新摄影报道
当好贴心“娘家人”,维护妇女权益
去年10月,邓女士在调解员与法官的共同努力下,与丈夫黄某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结束后,邓女士第一时间拨通了市妇联权益部部长李美玲的电话,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妇联和调解员,是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邓女士与黄某于2012年结婚,次年生育一个女儿。多年来,两人感情平淡,常因性格不合、家庭琐事争吵不断,黄某对女儿也不管不顾,还与其他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邓女士忍无可忍,于2023年5月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经审理后,基于相关事实与法律规定,暂未支持其离婚诉求。
2024年8月,邓女士再次起诉离婚,并在市妇联的引导下,找到市婚调委专业调解员甘冰寻求帮助。甘冰详细了解情况后,以案释法,收集证据材料应诉,并积极调解纠纷。最终,在调解员与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困扰邓女士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背后离不开妇联组织的关怀与支持。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妇联不仅协调公益律师、调解员等提供法律援助,还给予邓女士心理疏导,引导她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解决实际困难,让她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去年8月以来,市妇联依托贵港市妇女儿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开展19期婚姻家庭调解法律咨询公益服务活动;完善全市妇联系统维权救助、普法宣传、关爱帮扶妇女维权服务机制,畅通妇女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利用“11224”妇女维权平台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将维权阵地前移。
2024年,市、县两级7个婚调委共接待群众6411次,介入调解5433次;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接待群众4806次,介入调解3937次。市、县、乡、村四级共接待妇女儿童信访案件306件,调处306件,调解率达100%。
3月5日,平南县信访局、平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联通平南分公司、上湾村委会,在东华镇上湾村文化广场联合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全媒体记者高千千 通讯员韦成光 范梅清摄影报道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温暖妇女职工
“自从公司有了妇联,我们就像找到了家,心里特别温暖。”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宁玉宇笑着说。在温度常年保持13℃的食用菌包装车间里,宁玉宇展示着公司妇联协助发放的针织帽、外套、护膝等保暖用品,脸上洋溢着幸福。
宁玉宇口中的妇联,是雪榕公司妇女联合委员会。为深化妇联组织覆盖,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在民营企业、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三新”领域组建妇联。去年6月,雪榕公司妇联成立。
2023年冬天,车间气温下降,许多女职工身体不适。公司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为大家统一配发保暖用品,还在车间常备姜茶,让女职工们感受到贴心关怀。
在车间的心愿墙上,贴满了职工的心愿便条,有希望给孩子买吉他、带孩子旅行的,也有想要空气炸锅、希望工资上涨的。去年公司年会上,公司通过抽奖方式,帮助优秀妇女职工实现了心愿。
菌种部经理由琴也感受到了妇联的温暖。2023年7月,她和爱人来到雪榕公司工作,孩子随迁贵港。由于双方父母不在身边,节假日孩子的照料成了难题。公司得知后,让孩子免费在公司食宿,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孩子开心,我们工作也更有干劲了。”由琴说。
“公司女职工约200名,占总人数50%左右。妇联成立后,我们通过收集心愿、发放保暖用品、倾听诉求、引导购买‘两癌’保险、为职工孩子提供食宿等方式,切实关爱妇女,保障妇女权益。”雪榕公司妇联主席周荣艳介绍。
这是市妇联拓展妇联组织覆盖、延伸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全市创建3个妇联执委联系点;在“三新”领域组建15个妇联;在市妇联团体会员企业建立7个妇联、190个妇女小组,在正常运营的女性社会组织中建立16个妇联、29个妇女小组,真正打通了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广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心关爱妇女职工,为她们统一配发保暖用品,还在车间常备姜茶,让女职工感受到贴心关怀。图为2月28日,该公司生产车间,妇女职工佩戴着公司统一配发的针织帽等保暖用具在有序工作。全媒体记者陆颖敏摄
作者:全媒体记者陆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