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 连日来,港北区港城街道干部群众齐心合力投入抗旱工作,打好抗旱“组合拳”,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尽力将旱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4月17日,在港城街道旺岭村旺北屯田间地头,当地村民引水灌溉、耙田翻耕、移栽秧苗,一派忙碌。水渠边上的大水管源源不断地喷出水来,村民直接把抽水机放至出水口处引水到田。村民说,这些水源是从离这里500多米的党员黄福盛家中的深水井抽上来的。4月16日,经黄福盛同意后,村干部、屯理事会组织村民埋管、铺管,当晚11时实现通水。这口水井每小时可供水80吨,有效缓解了旱情。
旺岭村旺新屯则利用沿江优势,从郁江抽水,24小时不间断引水到田。目前旺新屯已经抢插秧苗面积80%以上。旺岭村安排了抗旱经费,制订了周密的调水配水计划,全力为春耕生产、抗旱护苗提供水源;并采取“水泵抽水到田、水管接水到田”等措施分类开展抗旱工作,同时对旱地农作物进行浇灌护苗。
为全力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港城街道通过街道、村(社区)、组(屯)三级联动机制,划分抗旱责任网格,指导农户精准灌溉。同时,统筹调配柴油机、水泵、输水管等设备10余台(套),铺设临时供水管道10余千米,为抗旱提供保障。该街道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旱自救行动,发动群众自筹资金购买抽水设备、水管等抗旱物资,共同做好抗旱工作,尽可能减少干旱缺水影响。截至4月17日,港城街道完成早稻插秧约6000亩。
作者:陆宏夏 谢海兵 李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