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活跃,全市零售业同比增长9.9%,增速跃居广西首位,成为引领消费复苏增长的强劲动力。其中,批发业(增长16.6%)、住宿业(增长7.4%)、餐饮业(增长7.1%)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全市贸易业主要指标实现良好增长,消费市场迸发出澎湃新活力。
消费活力的释放,离不开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便民与体验,规划新增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特色商业街区提质升级。中森文化广场获评广西十大“夜间烟火”特色街区;三千城夜市等6个街区入选广西百街消费打卡地图。8月3日晚,记者在中森广场野生音乐会现场看到,数百名市民随音乐摇摆互动,周边餐饮店座无虚席,零售摊位前人流络绎不绝。该广场营运经理韦兴军介绍:“上半年广场客流量达364万人次,同比增长25.54%;销售额约647万元,同比增长51.21%。主要通过节假日主题活动、满减券补贴及创意市集等形式,持续吸引人气并转化为消费活力。”
“消费+”融合战略的深化,进一步将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在“港人港夜第二季外传演唱会”举办当天,港北区酒店入住人数月环比激增24.3%,周边商圈零售消费同步迎来高峰。这种“活动变留量”的效应同样体现在赛事经济上。市体育中心附近某酒店经理表示,刚结束的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东盟邀请赛期间,酒店入住率达90%,营业额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外地旅客占比明显提高,很多客人是‘一日比赛,多日停留’,这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消费潜力。”
作为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我市加速推进“荷城智慧商圈”建设,支持华隆超市等龙头企业数字化升级。记者在我市某大型商超生鲜区看到,选购商品的顾客络绎不绝。该商超运营部总监杨业有说:“运用全链路采集和AI大数据分析、会员刷脸识别、消费追踪以及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客流转化率和复购率都得到了双增长。上半年客流转化率提升了10%,客流量增长3.65%,会员复购率提升80%以上。”正在采购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常买的蔬菜、水果种类更齐全,购物体验比以前更省心。”
与此同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点燃消费热情。上半年,我市持续开展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累计核销补贴超2.6亿元,直接撬动消费超15亿元;发放消费券30万份,有效激发了居民消费意愿。
我市覆盖城乡的商业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为消费市场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拥有商贸中心近160个,村级便民商店超1200家,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日常消费需求。多业态协同发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便民网络持续完善,正共同支撑我市消费市场迸发更强活力。
在贵港城区某商超生鲜区,市民正挑选水果。 全媒体记者林子棠摄
作者:全媒体记者林子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