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贵港网视 > 音视频 > 正文

“南方木都”崛起的背后

2025-03-0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玲玲 宋春来 邓斌斌 黄硕涛  

目前,贵港市木材加工企业已达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在2024年达到716家,占全市规上企业的57.6%。而木材加工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800亿元,从业人员约20多万人‌。

我市森林覆盖率46.99%,比全区森林覆盖率低15.51个百分点,木材年产量200多万立方米,仅占全区的6.1%。无论是森林资源还是木材产量,在全区14个设区市中,都不占优势。但我市木材加工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广西第一,人造板产量占全区的60%,并形成涵盖旋切单板、板材、家具、机械制造等九大系列130多个品种的完整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80%,被人们称为“南方木都”。乏木之地贵港,能成为“南方木都”,这是值得思考的。走进木材加工企业,也许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同期声】广西剑鑫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胶水厂负责人张明:我们出来工作,主要是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个是我们的心愿。让孩子读书问题解决了,我们工作起来就有积极性。

协调教育资源,为企业解决外地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是贵港市把营商环境融入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的行动之一。

【同期声】广西剑鑫木业集团有限公司厂长高翔:当时(疫情期间)口罩非常紧张。政府很多部门自己都没口罩用,但是给我们工厂一次性拨过来很多,让我们能够及时地恢复生产。

这样的贴心服务,让剑鑫木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剑鑫木业正是在“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的营商环境中,解决员工们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生产、专业经营。

【同期声】广西剑鑫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我们当时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营商环境,以及我们贵港现在目前来说这种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当地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

目前,总部设在贵港的剑鑫集团,已建设广西、湖南、成都三大制造基地,集团年产值超过10亿元,为贵港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产品辐射长江以南各省区。

显然,贵港木业的兴盛在于“人和”,“人和”才能优化营商环境、承接到产业转移,这是贵港“南方木都”崛起的原因之一。

在贵港市的木业企业中,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汉邦木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汉邦木业自2020年落户贵港市以来,就以其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的生产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同期声】贵港汉邦木业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王智荣:贵港的木业企业面临外地市场竞争,我们必须依托科技发展企业,增强竞争力,走智能化发展的道路。

(汉邦木业的全自动生产线)

走进汉邦木业的生产车间,你会看到机械臂在工作,它会精准地抓取和运送打包好的木块,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期声】贵港汉邦木业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王智荣:我们目前引进的是国内外先进的木地板生产线,从我们的滚图、开槽到包装全部实现全自动化一体,工业4.0的标准,我们年产值整个车间可以达到600万平方米,产值大概在6个亿左右。

除了汉邦木业外,贵港市还有许多木业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智能化生产,它们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和排放,不仅让贵港市的木业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可以说,依托科技发展企业,增强竞争力,走智能化道路,这也是“南方木都”崛起的原因之一。

2018年以前,贵港板材生产所需的胶水,大多依赖外地供给,成本高且供应链不稳定,这曾是制约贵港木业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环节。这时,来自山东的“醛二代”张士杰带着对化工产业的痴迷,踏上了贵港的这片创业热土。广西鲁桥新材料公司建厂初期,作为总经理的张士杰每天奔忙在工地,穿坏了多双鞋子。工厂投产后,为贵港木业产业链补上了胶水等化工原料供应这一环。据张士杰介绍,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胶水主要面向广西市场,在贵港市场占有率约40%,每年可为下游企业节约运输成本300万元以上。

在木业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这种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链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

【同期声】广西中林装饰材料集团副总经理黄敏忠:我们不仅要捕捉到市场需求,还要及时组织研发和生产。单是在2019年到2024年,我们研发了500多套不同的装饰纸花纹,不同的花色搭配组合达到了3000种。
广西中林装饰材料集团打造的一站式纸板全配套服务体系是行业提档升级中的领头羊,集团已建成4个工厂,产值达7亿元以上,带动就业3000余人。

【同期声】柏秀家居运营总监陈天东:从源头的一个木头采伐,再到于晾晒、加工、压板,包括饰面纸,包括胶水,在整个园区里面都可以完善,配套齐全。也就导致我们整个品牌定制是整个供应链里面最齐全,而且是最短的,也是最方便的一个品牌。

【同期声】广西剑鑫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我们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刻意对于我们这个木业产业强链补链、聚龙头,这种思维非常好,在落实的过程当中精准到位,所以呢,才成就了我们贵港木业的今天。

目前,贵港市已形成了中高档9大系列130多个品种的木材加工产品体系,本地产业配套率达到了80%。这让贵港市成为了南方木材加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配套门类最齐全的地方。

可见,完善产业链的建设这也是“南方木都”崛起的原因之一。

(“边角料”化身为刨花板)

走进华晟木业车间,你会看到木材的边角料经过加工处理,竟神奇地转化成了一块块优质刨花板。贵港数千家木业企业,每年剩余的“边角料”有100万吨。这些树皮、废单板、小木块等废料被华晟木业等刨花板企业回收,经过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作业后,可制作成密度均匀、板面平整的板材,供货国内一流家具企业。不仅实现木材利用最大化,也促进了木业产业绿色发展。
【同期声】华晟木业销售总监戴业林:我们不用原生木材,就是保护森林。生产1m³板材需要1.3吨原料,按每亩年产木材1吨左右计算,相当于公司10年来“造林”面积超过了200万亩。

这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华晟木业这样的龙头企业上,更贯穿于贵港市整个木业产业链中。不久前,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其中贵港市港南区人造板重点行业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在港南区39家人造板企业推广实施,标志着我国人造板行业向清洁化、绿色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西智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港南区39家人造板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在生产全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措施,使颗粒物、氮氧化物等实现零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率达97%以上。该公司有光伏5000多个平方,每个月生产电量有7万多度,生产用电60%是用自己光伏发的电。另外,该公司现有电叉车六台,不再使用传统的燃油叉车,也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记者在采访中)

作为木业产业链上的前端企业的广西鲁桥新材料有限公司,除了为贵港木业产业供应胶水外,其蒸汽的回收利用也值得一提。该公司的厂长郭涛告诉记者,公司采用了高效的锅炉燃烧,生产上几乎零排放,而多余的蒸汽则供给园区,占百分比大约在80%左右。

据了解,港南区39家试点企业平均每家企业每年减排甲醛10到20吨,减排氮氧化物4.8吨、二氧化硫5.2吨、烟尘16.5吨,并有效减少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可见,以绿色发展书写生态篇章,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也是“南方木都”崛起的原因之一。

【同期声】广西林业产业协会会长万业靖:贵港确实是在木材加工业这块发展做得最好的,应该说在人造板发展方面是我们全区做得最好的,是我们的领头羊。打造品牌、高质量发展方面,确实值得广西的很多地市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