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市2024年武思江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总结表扬大会上,梁国能领导下的桂平市应急管理局因表现突出,获评为2024年武思江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先进集体。
今年9月,受台风强降雨以及上游来水影响,我市辖区接连有3条河流3个水文站水位超警。9月11日,港南区瓦塘镇武思江京屋防洪堤土蜂窝段出现渗水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抢险救援刻不容缓。9月12日凌晨,桂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国能接到贵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令后,立即组织桂平市综合应急救援队55名抢险队员赶赴一线支援防洪抢险任务。他安排协调抢险队伍听从指挥,昼夜不停地装填和搬运防洪沙袋4000多个,成功填堵了5个管涌点,对土蜂窝段约4.3公里的防洪堤进行了加固。5天4夜持续奋战中,队员们展现出不辞劳苦、连续作战、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和优良作风,圆满完成了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支援任务,以实际行动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梁国能是一名瑶族人,参加工作30多年,曾在桂平市大洋镇、白沙镇及桂平市民政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他用实际行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共同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企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他获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在桂平市各乡镇任职期间,梁国能始终把服务群众和企业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来抓。在白沙镇,他筹措资金,在街上安装了120盏路灯,改善了群众夜晚出行的条件;在石龙镇,他关心教育事业,下大力气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助力石龙民族中学成为全市先进示范学校;在木圭镇、大洋镇,他积极招商引资,服务好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本地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梁国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地为民族地区办实事,如同一条条纽带,紧密地连接起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心。
梁国能在工作之余攻读法学专业,积极推动法律援助“走入农村百姓家”,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桂平全市43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他走村入户化身“法律管家”,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挽回110余万元经济损失。他特别重视化解民风民俗引发的矛盾纠纷,认为其关乎人民感情与民族传承,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辖区稳定。他用群众能懂、能见、易接受的方式调解矛盾,成功调解涉及千余人的坟山纠纷10余起。
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梁国能始终把群众安危放在首要地位,带领救灾队伍冲锋在前。今年以来,桂平市共发生洪涝灾害5次、低温冷冻灾害1次,自然灾害领域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023年期间,他成功组织应对处置8次强降雨天气和4次台风影响,组织出动扑救森林火灾5起,未因洪涝灾害、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同时还统筹协调向各乡镇前置救灾物资累计6661件。他积极争取落实20亩土地,加速推动桂平市应急救援物资仓储中心等应急管理项目建设,解决没有专门抢险救援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现实困难。他推动桂平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试点工作,将10多种自然灾害和特定意外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以及居民住房倒塌或损坏等救助赔付纳入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范围,争取有关部门支持,2023年面向桂平市26个乡镇投入保费共计634万元;2024年组织开展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试点项目,组织查勘了387户受灾群众,应赔付金额约267.906万元,有效防止群众因灾返贫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