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一文读懂慢性肾炎,守护好你的肾脏

2023-09-18   来源:贵港市人民医院   作者:徐素娟  

慢性肾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但由于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清,一旦发现病情往往很严重,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本文带您了解慢性肾炎。

一、导致慢性肾炎的原因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以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考虑与免疫相关,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少数慢性肾炎可能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而是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形成,起病即属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进程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类型,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较慢,但下列因素可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感染、劳累、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接种以及高蛋白、高脂或高磷饮食。

二、慢性肾炎的症状

成年人发生的肾小球肾炎很少表现为急性,基本上都是慢性。

慢性肾炎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数起病隐匿,无明显的表现,偶有轻度水肿,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随着病变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乏力、疲倦、腰痛、纳差,眼睑和(或)下肢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夜尿增多、血压增高、水、电解质混乱等;部分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因此,慢性肾炎常常被称为人体的隐形“杀手”。

三、延缓慢性肾炎的办法

1.避免感染。慢性肾炎的免疫功能较低,尤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本身体质与抵抗力差,不耐疲劳,易受感染,一旦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即因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加重,甚至表现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导致肾功能恶化。感染仍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2.蛋白质的摄入。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达到低磷目的,一般每天0.6克/千克体重,其中一半为优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牛奶等。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肾炎发作初期,如果出现了全身性的水肿以及尿液减少的情况,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但是这个控制也不能够太严格,如果身体内缺乏大量的蛋白质,就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不利于和病毒进行抗争。身体慢慢恢复时,可以逐渐增加对蛋白质的摄入,这样能够让身体有一个正常的运作。

3.劳逸结合。患上慢性肾炎后,医生会建议你少运动,多休息,但不是每天卧床休息。如果你长时间不锻炼,也会导致肌肉逐渐衰退,日常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建议适当在户外锻炼。

4.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含有马兜铃酸中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等。

5.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尤其是口服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

6.对育龄期女性患者,要安全避孕,在病情允许和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因病情不稳定下妊娠也常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7.及时治疗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如尿蛋白增多、水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四、温馨提示:一定要定期体检

部分慢性肾病的发病相当隐匿,常常无明显不适,如果平常没进行日常的健康体检,是不能早期发现的。肾病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有效规范治疗,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建议人们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留意有无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脏结构异常。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知识拓展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 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起病前大多有前驱感染,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肺部和泌尿道感染。部分病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3天)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转为镜下血尿。60%~70%病人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少数肉眼血尿反复发作的 IgA 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国内10%~20%的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