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12345热线陷“越界诉求”困境

2025-07-1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姜佳坤  

有人觉得家门口新立的电线杆“破坏风水”,坚持打12345要求政府部门拆除;有人因邻居门口悬挂八卦镜,坚称自己身体莫名不适,非得政府出面干预;甚至还有人因和男朋友分手,竟要求政府帮忙协调复合……

“12345,有事找政府”,近年来,随着贵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广泛宣传普及,这条热线成了群众遇到难题时的第一选择。但与此同时,各种不合理、不合规的“越界”诉求也日益增多,让基层治理时常陷入看似忙碌却难有成效的被动局面。

近日,在贵港市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线中心,接线员在接听群众来电。全媒体记者姜佳坤摄

热线诉求受理量持续增长

“您好!这里是贵港市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近日,记者走进贵港市12345热线接线中心,一幅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19名当班接线员头戴耳麦,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边飞速记录群众的诉求,一边以温和耐心的语气解答问题。

当天,接线员刘金娟刚结束一通电话,还未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嗓子,下一通电话又接入。“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刘金娟的手指熟练地在键盘上敲击,快速录入信息。稍作停歇时,她向记者介绍,从早上8时到9时40分,她已经接听了13通电话,工作忙碌时,一天要接听60多个电话。

据了解,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决策,在原市长热线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非警务非紧急类热线,组建了贵港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并于2018年9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全区首家实现“一号对外、集成服务、全时在线”的政府服务热线。2020年,国务院、自治区相继出台文件,提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将所有分散在各部门的非警务非紧急类热线统一归并至12345热线。同时,12345热线对外统称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12345热线”)。

据介绍,12345热线始终秉持“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化民困”的为民服务宗旨,每天的班次分行政班、晚班、大夜班,坚持24小时全时在线服务,致力于打造“不打烊政府”。该热线受理范围广泛,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接受市民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等各类诉求。自上线以来,热线的诉求受理量持续攀升。2024年,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达275407件,派发工单141142件,按时办结率达到99.79%,综合解决率为94.59%。今年上半年,12345热线受理群众诉求147078件,派发工单79701件,按时办结率99.93%,综合解决率84.86%。今年上半年热线受理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16%。

面对不合理诉求也要耐心  

在12345热线的日常运作中,热线接线中心接线端始终处于忙碌状态。接线员每日面对形形色色的来电,话筒那头有时会传来情绪激动、骂骂咧咧的声音,这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两个月前,接线员刘金娟就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此前,12345热线已受理过这名市民的诉求,相关部门也已协调解决。然而,该市民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再次致电并对刘金娟破口大骂。但刘金娟并未因此恼怒,而是以耐心且温和的语气安抚对方。挂断电话仅10多分钟后,这位市民再次来电,为自己刚才的失态向刘金娟表达歉意。“大多数群众还是很理解我们工作的。我们只是接线员,并非万能,多数群众不会因为问题没解决就埋怨我们、给差评。”

同样身为接线员的傅章修,在日常工作中也遇到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合理诉求。从处理频率来看,涉及封建迷信或个人家庭矛盾的诉求相对较多。例如,有市民在与妻子发生矛盾期间,妻子未与他商量就接受公司安排前往广东工作,该市民认为这种调动不合理,便要求政府部门强制公司将其妻子调回。傅章修坦言,处理这类不合理诉求,确实给工作带来较大压力。面对这些情况,接线员既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市民心声,又要反复解释热线职责范围和工作原则。

“部分不合理或不在热线受理范围内的诉求,同样是社情民意的一种表达。工作人员会依据相应政策,先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再将相关内容收集起来转报给相应部门。”12345便民服务中心热线管理部部长谭丽霞介绍,对于不合理诉求的认定,会严格按照国务院、自治区的相关文件执行。

据介绍,目前,12345热线日均接听量约800通,其中不合理诉求占比约11%。一旦接到不合理诉求电话,接线员首先会向群众做好解释引导,不会简单粗暴地拒绝回应群众,而是会给予心理安慰。若发现存在恶意扰乱12345热线工作秩序的情况,会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越界诉求”增加治理成本  

在政务服务热线的工作链条中,基层办理员承担着大量办理工作。港北区荷城街道办12345热线工单办理员欧莹向记者坦言:“网上热议的奇葩诉求,处理起来相对简单,通过‘情、理、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一般都能让投诉人得到满意的结果。但那些看似合理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困扰,这类问题最终往往以群众不满意告终,且无法认定为可剔除的诉求。”

欧莹无奈地表示,每年,荷城街道办都会接到不少辖区居民关于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噪声扰民等投诉电话。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并无执法权,面对这些问题,只能反复协调。例如,有市民投诉万达广场附近小巷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交警部门称这些小巷未移交其管理,应由辖区负责。而街道办没有执法权,工作人员除了劝说居民不要乱停乱放,别无他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导致群众给出差评。

又如,今年有居民投诉荷城街道北环一村西侧金田路规划路未硬化,居民在该路段种菜、堆放建筑垃圾,严重影响出行与社区环境。荷城街道办因缺乏足够资金硬化该路段,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题,荷城街道中山社区发动居民筹集50多万元用于硬化该路段。欧莹说:“像硬化道路、修补破损路段这类工作,只能依靠辖区筹集资金,但并非每次都能顺利筹到足额款项。”

据了解,港北区下辖5个街道、4个镇和2个乡,荷城街道办每年接到的12345热线诉求受理量居该区之首。去年,该街道办受理群众诉求1163件,综合解决率达96.23%,但回访群众满意率仅46.15%。今年上半年,该街道办处理工单总量548件,按时办结率100%,综合满意率79.17%。

对于越界诉求,欧莹介绍,基层工作人员可提供相应证据,由政务服务中心研判,判定标准十分严格。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基层人员对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无法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致使部分申诉难以通过。在荷城街道办,欧莹和另一名同事主要负责处理12345热线转派的工单,她认为,无论何种问题都一股脑分派给基层办理员,这无疑给他们增添了不小压力。

不过,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正式发布,对12345热线运行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提出新要求,为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欧莹感慨:“这个意见出台得太及时了!其中提到要充分考虑基层承接能力,应由职能部门办理的诉求事项不得分派给基层办理,这些要求切中当前12345热线运行的痛点,值得点赞。”

近日,接到贵港市 12345 热线派发的工单后,港北区荷城街道办联合港北区城市管理监督局到龙圣社区圣湖小区,对主干道两边树木悬挂的招租广告牌进行拆除。刘春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