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检察机关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持续开展“断卡”、打击涉缅北诈骗等专项行动,去年以来,依法批捕71起案件129人,起诉415起案件384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加强侦协配合 形成打击犯罪合力
市检察院充分利用侦查监督和协作配合办公室,发挥检警衔接作用,提前介入引导公安侦查,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确保逮捕、起诉环节证据的全面性。刘某某等12人诈骗案中,12人均为在校高中生,他们在学校期间,通过手机微信拉人头等方式实施诈骗。检察机关受邀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在受理审查起诉期间,检察机关多次与公安机关会商,最后以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将主犯刘某某诉至法院,对其他从犯杨某某等11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深挖盘活整合 互融共进追赃挽损
针对我市在办涉电信诈骗案件被害人数多、上下家人员复杂、作案跨地域范围广、资金流向快且不明的犯罪特点,全市检察机关加强与犯罪嫌疑人家属及辩护人沟通,结合刑事追赃挽损政策,分析研判追赃突破口,以释法说理推动追赃挽损工作做细做实。在韦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韦某某通过办理对公账户出卖给他人用于实施诈骗而获利。经检察机关与被告积极沟通,韦某某同意退出全部违法所得1.4万元。在彭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彭某某在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下,仍将其名下3张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转移电信网络诈骗资金从中非法获利。经检察人员对彭某某耐心释法明理,最终彭某某主动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10余万元,并退出全部违法所得。
制发检察建议 强化推动诉源治理
我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杨某某及李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发现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手机卡、充值等服务后,将客户的手机号发送到专门收购虚拟号的微信群,给犯罪分子推广引流、实施精准诈骗提供了便利,对社会安宁稳定和群众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风险隐患。对此,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要求电信营业网点完善客户信息获取使用环节的管理机制,严格审查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并加强教育监管,及时移送投诉举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线索。被建议单位均按建议整改后答复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严惩犯罪的同时主动延伸职能,推动电信网络诈骗诉源治理。
开展多元化宣传 增强群防群治能力
全市检察机关为增强市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到学校、社区、乡镇等开展反诈宣传活动32次,还通过发放宣传册、上普法课、引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方式提醒市民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同时,利用检察新媒体阵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送反诈的有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105篇,切实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