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让青年力量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5-0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陆颖敏  

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在港南区广袤的田野上,26岁的李柳婷带着青年突击队奔走于春耕一线,21岁的姜晓存用舞狮技艺唤醒传统文化活力,平均年龄32岁的八塘街道团工委青年突击队在百亿元级项目征拆现场勇挑重担……这群“90后”“00后”的身影,勾勒出新时代青年扎根乡村的生动图景。他们以现代知识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青春注脚。

青年团员络绎不绝地投入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是基于一种自身理想的乡村实践。年轻人怀抱着对乡村美好未来的期许与憧憬,积极投身到推进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的工作中。这股青春力量为乡村建设注入了蓬勃生命力,深刻改变着乡村未来的精神面貌。李柳婷们走家串户宣传耕地保护政策,让2660多亩撂荒地重披绿装;姜晓存们用金奖荣誉让传统龙狮文化走出深巷,带动文旅融合。放眼全国,到处都有这种青春的力量。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室科研骨干李娜,主持小白菜新品种选育项目,深耕育种技术,让15万亩农田增产增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生严喆,扎根社区普及科学种植知识……对于他们来说,乡村不只是简单的生活与创业的空间,也是承载梦想与社会理念的舞台,更是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想舞台。这种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使命的选择,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青年赋能乡村,决不是单向的“输血”,而是双向的“共生共荣”。当年轻人带着市场意识、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下沉基层,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短期的经济效益——引导农户试种高附加值作物、开发乡村研学体验项目、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这些立足长远的探索,正在重塑乡村的发展逻辑。更重要的是,他们用青春的朝气感染着乡村:让传统村落焕发文化自信,让基层治理注入现代理念,让生态保护成为自觉行动。这种“人、文、产、景”的系统性激活,正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

当然,我们也需正视青年投身乡村的现实挑战。部分青年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源短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等问题,让“想留却难留”成为隐忧。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更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从优化人才补贴、创业扶持到搭建成长平台,让乡村不仅能吸引青年“来得了”,更能保障他们“干得好、留得住”。唯有让基层成为青年成长的“沃土”,才能形成“青年在乡村成才、乡村因青年振兴”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青年。当越来越多的李柳婷、姜晓存们把人生坐标锚定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文化传承一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价值的升华,更是乡村发展的希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期待更多青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建设和美乡村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