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大家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表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正逐渐成为引领者、主力军。
在科技强国建设的征途上,无数青年科技人才以创新为剑、以实干为盾,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用青春力量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革新。全国劳动模范梁文棋扎根生物医药领域近10年,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公司生产部技术总监,带领团队攻克“医用硅酮凝胶”研发难题,创新性地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核心成分,研发出市场反响良好的疤痕修复产品;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的青年团队扎根青藏高原,攻克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T1100级碳纤维材料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打破国际垄断,为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中国强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肖正航团队耗时两年突破隧道施工装备的智能算法,将凿岩台车打孔精度误差从30厘米缩减至5厘米,推动国产装备从“跟跑”迈向“领跑”……他们的故事,既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深刻诠释。
如今正处砥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正是青年人大显身手的时候。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要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支持与资源,完善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束缚,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凭借实力和创新成果获得相应的待遇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同时,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平台,给足发展空间,既排忧解难,又铺路搭桥,鼓励他们自由探索、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宽容失败,让他们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中释放创新潜力。此外,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式,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希望。目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空探测等新赛道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以“国之大者”为志,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唯有如此,才能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动力,更好地赋能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