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港南区:以金融服务之水 润乡村振兴之花

2025-09-23   来源:港南宣传   作者:  

“我们将以入选广西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优秀案例为契机,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在港南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处、紧要时,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港南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张慧红在录制乡村全面振兴优秀案例“云访谈”访谈节目时说。

2025年,港南区入选广西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优秀案例,这是港南区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将金融活水滴灌到港南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

小额信贷助农致富

在港南区瓦塘镇瓦塘村,农户麦浩亮正在田间走动,查看禾苗生长情况。他种植的水稻已经进入田间管理阶段,稻田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麦浩亮是当地的脱贫户,现种植了36亩水稻和210亩甘蔗。“平均每年的收入都有1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麦浩亮喜笑颜开。

回想2022年之前,麦浩亮还在为增加家庭收入发愁,当时他种了10亩水稻和50亩甘蔗,但收益颇微,家庭收入始终在温饱边缘徘徊。转机来自帮扶干部的一次入户走访,带去了广西小额信贷政策的东风。

了解到广西小额信贷财政贴息、无需抵押担保等优势后,麦浩亮动了扩大生产的念头。2022年6月,他提交了5万元小额信贷申请,流转20多亩新耕地扩种水稻,新增100多亩土地拓展甘蔗种植,年底结算,纯收入达7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

近年来,港南区充分发挥金融助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致富作用,以小额信贷工作为切入点,支持其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增收。港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永祥介绍,2024年,港南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余额超1亿元,财政贴息459.97万元,惠及脱贫户2311户,真正让金融信贷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及时雨”“活水源”。

金融平台惠及民生

“‘桂惠农’贷款下来后,我扩大入栏量,引进了养猪设备、还完善了化粪池等环保设施……”红升生猪养殖场负责人梁家杰说。

梁家杰与“桂惠农”结缘于一次在瓦塘镇农信社办理业务,当时面临厂区扩建、设备引进、环保配套设施等问题,手头资金紧缺,于是便到农信社咨询贷款事宜,了解到“桂惠农”政策可以线上办理,不用来回折腾,梁家杰马上着手准备材料。“在手机就能操作,注册后上传材料,直接线上就能申请贷款,而且还能实时查看是否到账,方便多了。”梁家杰感慨。

“桂惠农”平台给梁家杰解了燃眉之急。

梁家杰2009年开始养猪事业,那时的存栏只有5百余头,如今梁家杰的红升生猪养殖场有存栏5千余头,年可出栏优质肉猪约1万头,建有标准化猪舍6栋,摇身一变成为一家集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于一体的养殖场。

为了让村民便捷办理小额取现、购买涉农保险等基础金融业务,港南区鼓励支持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在镇(街道)、行政村设立分支机构或服务网点。目前,全区共有银行网点39家,实现了镇(街道)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

“我们还整合农业农村、人社、民政等多部门共27项涉农信息,建立起涵盖基本信息、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多元化信用档案,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港南区副区长覃星琴表示。

2024年,港南区完成“桂惠农”平台升级建设,实现农户建档信息归集比例100%;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72户;完成农户注册2.67万户。指导红升生猪养殖场、众顺柑橘种植场等4个农业项目主体通过“桂惠农”平台获贷1368万元,实现“信用变信贷”的良性循环。

金融担保助企带农

近年来,港南区深化“政银农”协作机制,重点围绕水稻、生猪、蔬菜、渔业、水果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统筹整合担保、保险、银行等金融资源,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有效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港南区农业担保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农业担保在保余额1.78亿元,小微企业担保在保余额4.98亿元。

此外,港南区还创新推出羽绒产业专项担保产品,通过与贵港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为从事羽绒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服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贵港市杰隆羽绒有限公司正是“羽绒保”产品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主要经营精洗羽绒、羽绒制品的加工及销售,年生产能力为成品羽毛2000吨,羽绒1200吨。今年3月通过“羽绒保”获200万资金,新引进一台全自动化设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设备的提档升级,我们做羽绒行业有20多年了,深知新技术新设备对企业的重要性。今年1—8月,公司销售额达1.64亿元,产值2亿元。”贵港市杰隆羽绒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强华坦言。

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稳定的岗位。“我在公司已经干了6年了,月工资3500元,外加绩效,待遇还可以。2023年还介绍了同村的小郑一起到公司工作,公司共有100人,本地有60多人。”在贵港市杰隆羽绒有限公司负责仓管工作小谭说。

2022年以来,港南区通过“羽绒保”已为29家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在保金额7776万元,平均担保费率低至0.77%,不仅有效缓解了羽绒产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

“下一步,港南区将持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加速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进程。”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