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广西60余年来最严重旱情,大藤峡工程挺膺担当
34.2亿立方米“生命之水”为八桂大地“解渴”
贵港讯 记者从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藤峡公司)了解到,在水利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下,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大藤峡工程)努力克服来水严重偏枯不利影响,统筹兼顾多目标调度,全力支持地方抗旱保供保春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在4月春耕关键期,大藤峡工程共供水34.2亿立方米,相当于约24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据了解,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广西遭遇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严重干旱,全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七成。其中,今年1—4月大藤峡工程控制流域面雨量仅118毫米,水库来水严重偏枯,4月入库水量34.3亿立方米,较历史同期偏少约45%。
西江来水持续偏枯,直接威胁春耕生产和城乡供水安全。大藤峡公司董事长邓勋发介绍,大藤峡工程闻“旱”而动,迅速进入抗旱调度模式,科学开展旱情动态监测、分析研判、水库调度,打出抗旱“组合拳”,全力保障群众用上放心水、安全水。
——控制水位消落深度。统筹航运、生态、发电、灌溉等多方用水需求,积极协调电力、航运等调度部门,有效控制水库水位消落深度。4月初水库蓄水18.38亿立方米,有效蓄水6.32亿立方米,为地方抗旱储备了充足水源。
——减缓水位波动幅度。抗旱保供水期间,将水库水位维持在54.0米左右运行。持续高水位为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取水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已建成的龙从、朗村、杨村等灌片可从水库正常提水,其他小型临河灌区可设置临时取水泵从河道抽水灌溉和供水。
——科学调配河道流量。对于南木江下游的金田、罗旺灌片,进一步加大下泄流量,并配合乡镇政府在南木江沿线直至大湟江口增设临时取水点,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春耕生产用水。
针对下游其他灌片需求,大藤峡工程通过生态、发电精细调度,4月份日均出库流量达995—1740立方米每秒,及时补充黔江、浔江流量,满足地方从浔江主河道抗旱取水需求。据统计,在4月春耕关键期,大藤峡工程通过发电调度向黔江、浔江供水33.8亿立方米,通过生态调度向南木江供水0.4亿立方米,为下游抗旱取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各方团结协作下,大藤峡工程周边灌区土壤墒情已有效改善,150余万亩农田旱情得到有力缓解,105万多名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得到保障。目前,大藤峡工程输送的“生命之水”仍源源不断流向广袤农田,为土地注入生机。
作者:全媒体记者庞丹婷 施晓彤 通讯员覃菲茵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