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构建“6+5”工业体系推动贵港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我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金秋十月,天气晴朗,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节。在港南区滨江产业园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现场,烈日炎炎下工人有序开工;港北区西江产业园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车间里,工人忙着焊接、安装、测试,生产有条不紊;覃塘区广西柏秀家居公司智能生产化中心里,工人操作机器开料、封边、开槽,生产家具忙忙碌碌。全市各地项目建设、企业生产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四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着力构建“6+5”工业体系,重点培育绿色化工、木业家居、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现代纸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做大做优新能源电动车、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个特色产业,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成绩亮眼,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擘画。
2024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54.7亿元、同比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同比增长2.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3家、新增数量排全区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9.7%,均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高位谋划 狠抓项目 推动工业提档升级
国庆中秋假期,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不停工、24小时轮转建设。郁江沿着项目周边蜿蜒而过,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装载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有序作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我们今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土方平整、桩基工程,突破了生物质锅炉钢架首吊、生物质料棚启用等关键节点,循环水站、主控楼及污水处理厂等关键区域同步施工,整体建设稳步推进。”该项目副总经理陈宇涛说。
我市坚持高位谋划,市委作出关于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的决定,市政府出台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工业园区建设三年攻坚等行动方案,组建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对重点产业发展实行项目化管理、专班式推进、全链条落实,对新能源电动车、木业、造纸、化工、纺织服装等“6+5”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植护元创纸业项目是我市重点引进的大型生活用纸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37亿元。项目落地后,我市各级多部门主动跟进服务,仅1个多月便完成土地征收签约2000亩。
我市强化“四张清单”管理,月度跟踪重点工业项目进展,落实专人跟踪和协调重大项目,聚力推进中国—东盟电动车基地等标志性项目,持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提升制造业投入占比。“十四五”以来,先后推动心连心“1+N”绿色化工、植护元创生活用纸全产业链等635个制造业项目开工,爱玛智慧出行、齐峰特种纸一期等312个重点项目竣工,大力实施“双百双新”产业项目82个,累计完成投资292.16亿元,推进“千企技改”项目416个,累计完成投资141.81亿元,不断为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招商 聚链成群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在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广西鑫东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人忙着生产电动车车架。该公司年产100万套电动自行车车架及加工5000吨不锈钢板材管材项目自今年2月竣工投产以来,每月生产不锈钢板材管材400吨;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焊接、传送、安装、测试,生产有条不紊。这是我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从无到有、集群发展的生动画面。
我市聚焦“6+5”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实施“串珠成链”行动,形成“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良性循环,力促龙头项目签约落地。大力实施“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管园区必须管招商”机制,抓好以商招商、标房招商、产业场景招商,加速补链项目集聚。“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签约工业项目894个,累计签约合同投资额达3453亿元,其中超百亿项目7个,百亿项目签约数量排名全区前列。
全市招商引资硕果累累。2023年,引进了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心连心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2024年,引进了理文纸业、植护纸业、泰盛纸业、抽水蓄能等4个百亿元项目;2025年,签约云图智领新材料和绿色纤维新材料2个百亿元项目,为产业发展积能蓄势。
“十四五”以来,我市聚焦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全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目前木业家居、新能源电动车、纺织服装、绿色化工、现代纸业等8个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中,木业千亿元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以上木业企业超700家,产值超50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区第一,获评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规划建设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基地,成功引进爱玛、绿源等6家排名前十的整车龙头和100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投产,本地配套率达80%,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着力打造纺织服装高能级平台,桂平木乐的服装产品销量占全国休闲运动类服装的40%以上;港南桥圩是全国前三的羽毛羽绒加工基地,羽绒加工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8%;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被授予“全国纺织产业园区(试点)”共建园区。
建园区 优服务 赋能工业提质增效
“我们积极协调资源,将蒸汽价格从230元/吨降至200元/吨,协调水厂按照市场价格的80%供应工业用水,同时争取快递价格优惠、开通广西贵港港至盐田港集装箱水水中转航线首航等,从能源、物流等关键环节为企业减负。”平陆运河贵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龙雪梅说。
我市设立了产业园区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产业园区发展工作,打造“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政策一流”园区。规划建设平陆运河贵港经济开发区,一体推进5个沿江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布局、空间规划、运营管理更加优化,加快形成“江海联运+物流园区+临港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全面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深化人事薪酬、统计制度、营商环境等园区管理改革,持续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效能。加快编制全市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完成玉贵园和粤桂园扩园,新增园区规划面积约10000亩。“十四五”以来,聚焦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推动67个(次)项目获得园区专项债资金61亿元支持,累计完成投资超69.5亿元,累计建成标房超200万平方米,园区水电气、道路、通讯等配套持续完善,有效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来贵港,是来对了!”广西博易特家居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军泉介绍,工厂从广东佛山“举家搬迁”至贵港江南工业园,整个流程涉及事项纷繁复杂、专业性强,贵港市本级和港南区高效贴心服务,多次上门及时了解需求,详解政策和办理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协调解决施工地块电线杆迁移等问题,提供了极大便利,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我市秉持“亲商、爱商、护商”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马上办”机制,重点事项集成服务办理时限提速65%、环节压缩71%、申请材料压减70%,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免证办”,自治区、市两级共43名实体经济服务员提供蹲点服务,“桂i企”小程序24小时响应企业诉求,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重点项目市县联动及要素保障,落实企业服务制度,发挥实体经济服务员作用精准宣贯政策,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破瓶颈、促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500多个、办结率超95%;累计推动超1600家次企业获得各类奖补资金7亿元以上;推荐超680家次企业获得“桂惠贷”贴息贷款74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贷”“工业流动贷”企业120多家次,协助获得贴息融资额21亿元以上。
作者: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