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是指在食管内因难以排出而滞留的各类物体,是常见的一种急症。最常见的食管异物类型有鱼刺、鸡鸭骨、牛蛙骨、枣核、贝壳等。
二、出现食管异物的原因
1.成人进食仓促,没有细嚼慢咽,误吞鱼刺或者骨头。
2.儿童不会吐骨头,鲫鱼汤饭里残留有刺,骨头汤里有骨头渣,或者儿童喜欢口含玩具玩耍,易误吞玩具、硬币等。
3.老年人咀嚼功能变差、黏膜感觉功能降低,喝汤时,不小心咽下骨头,或者假牙脱落,误吞假牙等。
三、异物容易卡在食管的部位
1.食管是食物经口进入胃肠道的长管状结构,长约25厘米。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处。食管狭窄处亦是最容易发生食管异物滞留的地方。
2.食管的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端,即咽与食管的交接处,距门齿约15cm,异物卡在此处时颈部可有明显异物感,约超过60%的食管异物发生在此处,是食管异物最容易滞留的位置。
3.食管的第二个狭窄距门齿约25cm,由主动脉弓从其左侧穿过和左支气管从食管前方越过而形成,异物卡在此处时可有胸部异物感或疼痛感,该部位是食管内异物存留最危险的位置,尤其需要注意。
4.食管的第三个狭窄是食管通过膈肌的裂孔处,距门齿约40cm,异物卡在此处时可有上腹部异物感或疼痛感。
四、食管异物发生时的常见症状
1.吞咽困难。食管异物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与异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关。当异物停留或嵌顿于环后隙以及食管入口时,吞咽困难明显。严重时可滴水难咽,常张口流涎,吞咽流质饮食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等,同时感觉胸骨后有异物感。
2.吞咽疼痛。提示异物对食管壁的损伤。异物位于食管上段时,疼痛部位多位于颈根部或胸骨上窝处。异物位于食管中段时,多为胸骨后疼痛,并可以放射到背部。
3.呼吸道的症状。异物压迫气管后壁或压迫喉部,可发生咳嗽、发绀以及呼吸困难等。
五、遇到食管异物怎么办
喝醋软化鱼刺,事实真的如此吗?把鱼刺泡在醋里浸泡30分钟,坚硬的鱼刺有可能会变软一点,但是你喝的醋不会在食管停留太久就会到达胃内,根本就达不到溶解钙盐的时间要求,所以喝醋没有用,喝多醋还容易灼伤食道。
吞饭菜、馒头试图把异物一起强行吞下去,这个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只会让异物越来越深,并且通过挤压可能划伤咽喉部及食管黏膜,甚至食管穿孔,异物移位,继发感染形成颈/胸部脓肿,更有甚者,累及大血管导致大出血。
用手抠喉咙,使劲呕或用筷子夹,如果异物已经到达食道,强行扣出、有可能导致出血。
所以一定要记住,喝醋、吞饭菜、用手抠喉咙这些方法根本没用。
若您或身边的朋友出现食管异物,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就医。
六、食管异物取出后需要注意什么
食管异物取出后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情况,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或一些流食、半流食,尽量不吃坚硬生冷、刺激性、油腻的食物,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七、如何预防食管异物发生
1.古人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道理的。吃饭时切忌狼吞虎咽,尽量避免看电视、说话、大笑等,要细嚼慢咽。在进食比较容易形成食管异物的如鱼、鸡骨、鸭骨、牛蛙骨、排骨、枣等食物时,尤其要注意。喝汤时,要注意汤中是否有细骨渣、小鱼刺等。细嚼慢咽不仅能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减少食管异物的风险,而且可以避免吃得过饱引起食管反流。
2.儿童误服类似纽扣、硬币、小玩具、电池等物品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教育小朋友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口中玩耍。同时,儿童吃饭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尽量避免吃饭时看电视或大笑等,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
3.老年人进食枣和杏时,应在吃之前将枣核及杏核剥离。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假牙,防止其脱落。戴假牙的老年人因为口腔感觉相对迟钝,更容易误咽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