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出新招,刚柔并济解民忧。今年以来,平南县人民法院创新推行“柔性调解优先、刚性措施兜底”的分层式和解执行模式,将执行和解贯穿工作全过程,通过亲情联动、案例警示、积案清仓等组合拳,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上半年,该院以和解方式促成237起案件285人履行完毕,执行到位金额达400多万元,让“纸上判决”转化为胜诉申请人手中的“真金白银”。
亲情规劝+社区联动
巧化兄弟反目困局
“哥,是我一时鬼迷心窍,将钱财看得太重了,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一定会尽快把钱还给你。”被执行人小李通过电话向堂兄大李作出还款承诺。
原来,小李与大李是堂兄弟关系,2019年初,小李向大李借款10万元用于资金周转,后大李因交通事故急需救治,多次向小李追讨欠款,但小李拒不还款,为此还跑去广东“躲债”,大李遂将小李诉至该院。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上门动员亲属协助劝导,在掌握小李返乡线索后,该院立即联合辖区村干部开展突击执行。
“你困难时大李帮你,现在他有难你却躲着?于法于理你都不占一点!”经过多方联动轮番展开情、理、法教育,小李当场签订和解协议——先行向大李履行3万元,后续每月履行5000元。
针对亲友间借贷纠纷,该院坚持采用“亲情规劝+社区联动”办法,一方面坚持走访被执行人家庭,动员亲属协助劝导;另一方面,联合辖区村(社区)干部开展联合调解,通过分层级、多轮次的法律宣讲和思想疏导,既阐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又设身处地帮助申请人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该院共联合调解15起案件,执行到位金额20万元。
以案释法+强制震慑
破解相关纠纷赔偿难
“法官,何某的第一期赔偿款已经到账了,太感谢了!”申请执行人吴某在电话里激动地对承办法官说。
在吴某与何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法院判令何某赔偿吴某各项损失30余万元,但何某并未积极履行赔偿义务。在执行过程中,该院经网络查控表明何某无财产可供执行,却在实地走访调查何某居住地时,发现其承包经营有规模较大的林地并有部分林木出售的记录。鉴于何某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情形,执行法官决定对其采取司法强制措施。
何某被拘传到案后,执行法官结合近年来因拒执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典型案例,对何某进行警示教育。在“以案说法+强制震慑”的双重作用下,何某最终转变态度,主动与吴某达成和解协议,承诺先行支付10万元,余款分期履行。
“平南法院始终坚持强化执行威慑,通过释法说理与强制措施并举,既彰显司法权威,又促进当事人主动履行,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该院副院长杨华卿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平南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力度,灵活运用拘传、拘留、失信曝光、拒执罪移送等强制措施,共拘传75人、司法拘留21人,促成执行和解案件73件,执行到位金额400余万元。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现通过“刚柔并济”的执行策略,在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终本出清+精准查控
陈年积案顺利执结
“这些案件虽然都已超过10年,但我们要以对待自身事情的态度认真办理,确保当事人拿到判决书上的真金白银。”该院执行局局长陈枢文说。
“都过去10多年了,就为了3万元还揪着不放?你们法院至于吗?”甘某得知账户被冻结后,情绪激动地致电该院。
执行法官严正回应:“无论时间跨度多长,只要案件未执行完毕,法院都将一追到底。”
申请执行人王某与被执行人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于2015年因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而“终本”。日前,执行法官经全面调查,发现甘某银行账户内有足额存款,随即采取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
经过该院多次组织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甘某当场一次性向王某支付3.2万元,这起历时10年的陈年积案得以圆满执结。
针对陈年积案,平南法院通过“终本案件出清专项行动”,对历年未结案件建立“一案一策”台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重启财产调查。今年以来,该院已促成24起积案和解履行,43件终本案件全部执行到位,执行到位金额146.3万元,兑现了“执行到底”的司法承诺。
从兄弟隔阂到亲情回暖,从拒执对抗到主动履行,从积案尘封到圆满执结,平南法院“分层式”和解执行模式,正以“调解的柔性温度+强制的法律力度”,为更多的当事人兑现司法承诺。下一步,该院将以更扎实、精细的执行措施破解执行难题,以更有力的强制手段筑牢法律底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