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周日时评】郁江潮涌处 精神永奔流

2025-03-2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木子  

郁江奔流千年,冲刷着贵港大南门码头的石阶,1933年刻下的石碑静静矗立,铭刻着当年官、商、民合力重修码头的往事。贵港城垣与码头的兴衰史,恰似一部用坚韧与团结写就的史诗。而这份精神遗产,正是新时代贵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站在大南门残存的城垣前,触摸着刻有“光绪七年重修”的城砖,贵港人民的生存智慧在指尖跃动。唐代谢鹏拆古墓砖筑城垣的果决,元代侯元采捐献资金升级土城为石墙的担当,清代六任知县十二年接力修缮的坚守,书写着贵港人民“不等不靠”的行动自觉;从夯土城垣到砖石城墙的材质进化,印证着贵港人民“迭代升级”的治理智慧;而碑记上密密麻麻200多个题名,则镌刻下贵港官、商、民“众人拾柴”的集体记忆。这种精神基因,在千年江涛中淬炼成贵港人民独特的精神密码。

今朝郁江江畔,这种精神正在书写新的传奇。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顶严寒、战酷暑,用拼劲刷新“贵港速度”;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丈量土地,在阡陌纵横间守护粮食安全;改革攻坚战场,协同治理的基因在“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升级中延续;产业突围的关键战役,贵港人民以“不靠优惠靠优势”的清醒,用“不靠内卷靠内功”的定力,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既坚守实体经济根基,又在新赛道抢先扬帆。从平南三桥横跨天堑的“中国跨度”,到新能源电动车纵横全国的“贵港智造”,贵港这座古郡新城正以创新之势突破发展壁垒。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贵港人心里有本明白账:发展不是靠等政策、要优惠,而是像造城墙那样,把每个人的力量砌进时代的蓝图。政府搭起大舞台,企业唱好拿手戏,老百姓也不当观众。这种“共治共享”的智慧,原来早就在老祖宗重修码头的石碑上刻着了。

如今的贵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西江黄金水道、平陆运河的通航优势,新能源产业的集群效应,设施农业的创新实践等,正在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贵港人民深谙守正与创新之道,既要如古城墙般扎根沃土,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战略定力;更要似江上帆影抢抓机遇,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而老船工都知道,顺风时更要掌稳舵。这要求我们招商引资不能搞“捡到篮里都是菜”,而要像选女婿般挑“门当户对”;传统产业转型不做“新瓶装旧酒”,要给老手艺装上智能芯片;既守护千年农耕文明,又培育智慧农业新苗……

江水东流,城垣不语,而贵港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始终奔涌。当我们在大南门码头上望向未来,既要谦卑地低头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要敢于昂首向未来踏浪前行,让“坚韧包容、团结创新”的城市精神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