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经济时评】智启新程 数创未来

2025-04-0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人工智能+”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深度融合。我市敏锐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将智能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通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在新能源电动车、绿色制糖、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领域率先突破,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

智能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给我市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走进广西爱玛车业智慧出行产业园,数控切割、智能焊接、自动喷涂等先进技术构建起现代化生产线,年产能突破120万辆电动车,人力成本降低30%,产品缺陷率下降20%。涂装车间引入的自动机器人喷涂线,更将生产效率提升30%。这是贵港工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广西广业贵糖集团投资8亿元建设的现代化工厂,通过DCS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人力成本与环境污染双下降。智能化改造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替,而是通过技术创新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竞争力的系统性跃升。

在我市现代农业领域,智能化转型同样风生水起。广西雪榕生物科技的智能温控系统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实现食用菌日产量120吨,40%的产品远销东南亚;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无人农场”技术的应用,使粮食生产全流程无人化成为现实,每亩降低成本150元,机械化率达89.9%,位居广西前列。这些突破不仅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更通过AI算法优化生长参数、物联网实时监测环境数据,推动农业从粗放经营向精准化、集约化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动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攻关、数字化人才引育、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协同”的创新生态。这种政企联动的模式,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彰显了政府在战略布局中的引导功能。

站在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我市的智能化转型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随着“智改数转”的持续深化,AI、物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必将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可以预见,我市将以智能化为引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中破浪前行,谱写出“智造强市”的壮美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