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在上海博物馆看埃及的古文明

2025-03-0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潘大林  

世界文明有四大起源地:一是位于西亚的古巴比伦,一是位于北非的古埃及,一是位于南亚的古印度,一是位于东亚的中国。其中最早的要算是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王国,均起源于大约5000年前。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古埃及,其古代文明形成于公元前3100多年,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共31个王朝的统治,形成了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因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而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

古埃及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他们通过治理和控制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他们还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古埃及文明对后世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上海博物馆举办埃及文物大展的消息一传开,我就决心要去一看。尽管早在20年前,我就到开罗参观过埃及国家博物馆,在那个只有两层、感觉比较逼仄的展馆之中,没有更好的声光电辅助,看起来只觉得浮光掠影,惊鸿一瞥,加上馆内不准照相,因而印象比较肤浅,令人颇感遗憾。如今展览就在身边,我必须再去看一次,那毕竟是人类数千年的文明积累!

牛的塑像。

自驾进入上海市区,按有关规定,外地车牌进入必须在每天下午的7时之后,我们只好在郊区稍作停留等候,太阳下山时正好7时。路况复杂,车流汹涌,行人熙熙攘攘,跟着导航,我们驾车七弯八拐,左转右折,有时还不太敢太相信导航,干脆便跟着感觉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来到人民广场旁的一家公寓酒店,一厅三房,80余平方米,每天租金800元,四人入住,人均200元。套房内餐具一应俱全,叫了时鲜外卖后,便自己动手做饭。

次日早餐后9时许,来到不远处的上海市博物馆,馆外各种招贴广告五彩缤纷,热烈地宣传着这次《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据报载,这次大展从2024年7月18日开始,到2025年的8月17日,时长达13个月。这是世界顶级的文物大展,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展出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等古埃及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等重磅展品,向观众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及其最新考古成果。埃及向外国出借文物原则上不会超过300件,而这次借给上海展出的文物竟多达788件,有的文物还是首次对外公开,由此可知,这次大展意义的重大。

展馆门口重达数吨的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头部。

大展的时间不短,但大多数游客能够参观的时间,都集中在节假日。我们想尽量避开旺季,就选择了暑假刚过的9月末。开展前一个月预售门票,20万张门票早就一抢而光,我们一个星期前才买票,也只能买高价票了。正常门票每人只需148元,我们却花了380元。心中虽不平,但这380元是包括了随行解说员的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高价票买得还是值的。

来到人民广场博物馆的南门,迎门就是三个巨大的雕像:正中的是美伦普塔像,这个美伦普塔是著名的拉美西斯的第十四个儿子,拉美西斯92岁去世,美伦普塔成了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即位时已是半百之龄的准老汉。大门两侧,各有一具坐像,在对称中表现出一种庄严之态。进入大门,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穹顶,地面却是方形的,这种天圆地方的设计,暗合了古人对天地最早的认知。观众正围着一座头像拍照,那是一个戴着上埃及帽子的辛努塞尔特一世头像,帽子就像是一个大酒瓶扣在脑壳上(而下埃及的帽子则像是一个椅子),他的鼻梁虽被时光所损,但眉目清晰,容貌生动,颔下那束最具古埃及特点的假胡子清晰可辨。雕像用一种质地十分细腻也十分坚固的花岗岩雕成,历经5000年时光,依然散发着一种似是刚刚雕刻出来的细致光滑的神采。他在位的时间,正是中国传说中的夏朝时代。辛氏也是一位早熟的政治家,据说10岁的时候,他得知自己的父亲是宫廷阴谋的受害者,便开始全力辅佐父亲管理朝政,统领国家达45年,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局面,扩大了埃及的领土,成为一代有为之主。

而拉美西斯则无疑是古埃及中最具影响力的法老,他的地位犹如我国清代的乾隆帝,既缔造了盛世,也终结了盛世。他具有最多的雕像,许多后世的雕像还会使用他的名字,用以表示皇权顽强的延续。埃及文物,精彩之处就多在雕像,特别是作为国家元首法老的雕像。走进展馆,我们不时可看到矗立在各个角落的法老雕像。都说人民创造历史,这话没错,但历史却是在掌权者的授意之下写的,因而人民就会完全被虚化了,留下的便都是掌权者、至少也是掌权者的同谋——祭司的名字。

成批的坐像。

这次古埃及文明大展分作三大部分: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时代。在法老的时代,法老的雕像被广泛地供奉着,每一个雕像的背后,都深藏着法老那跌宕起伏的一生,雕像上刻着法老或同时刻有前代某位法老的名字。法老死去之后,会被制作成木乃伊保存起来,然后置于人形棺中。这些人形棺做工精美,顶上镌刻着人的头像,脸部涂着绿色,象征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冥王奥赛里斯,又代表着重新泛滥的尼罗河。专家用现代技术透视这些木棺,可以看到木棺中遗骸的影像。这种视死如生的奢华,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被做成木乃伊的不仅仅是人,同时还有大量被视为神祇的猫,专门建立巴斯泰特这种猫神庙来祭祀它,还做了大量的猫的木乃伊和猫的雕像,表现出对这种动物的尊崇。

孟非斯是古埃及的首个都城,地处北埃及的尼罗河地区,萨卡拉则是孟非斯的一个大型墓地,位于开罗南面30公里处,占地差不多有10平方公里。布满了从远古到古罗马时期的大量陵墓,有第一座金字塔——阶梯形金字塔,有第三到第十三王朝的15座金字塔和贵族墓葬群,墓壁上雕刻着古埃及人从养殖、放牧、打猎、宗教仪式到祭祀等众多生活场景,加上大量普通人的小雕像,成了演绎古埃及人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萨卡拉还有着完整的木乃伊制作坊和唯一的猫神庙,有数十座出土完整的彩绘木棺的地下墓室,还首次发现了蛇、蟑螂、幼狮的木乃伊,使之成为了近年举世瞩目的考古遗址,于2020年被列为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个发现,也直接给那些埃及考古“伪造说”一记响亮的耳光。

老鹰立像下面有个小人。

图坦卡蒙,是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爱德华·卡特在底比斯帝王谷挖掘出来的古墓,在此后十年时间里,考古团队从中挖掘出近5000件珍贵的文物,种类纷繁,奢华壮观,轰动了整个世界,其中的黄金面具成为世界大众最为熟悉的埃及面孔。100年来,经过无数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诸多天才团队的努力,从中复原了古埃及图坦卡蒙时代的生活场景,从而让古埃及学成为了世界的一门显学。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历史》一书中,对古埃及人的集会做过这样的描述:“男女循水路而来,每条船都坐着许多人,一些妇女手中打着响板,一些男人则全程吹奏着笛子。其他乘客,无论男女,都歌唱鼓掌……在巴布斯提斯,他们用丰富的祭品来庆祝节日,单这个节日所消耗的酒,比一年其余时间所消耗的总和更多。参加集会的人数,即使不算小孩,单是成年男女,根据当地人的说法,便有七十万人!”——这样规模巨大的集会,即使放在现代,也是难以想象的。

展览中有一个图坦卡蒙年轻时的雕像,他那仪式性的笔直站姿,颈项上戴着宽大的项圈,头戴着尼美斯头巾,身穿象征王室的短裙,流畅的身体线条和精致的面部刻画、自信的人物表情,无不展现了古埃及的石刻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而另一个阿蒙神——众神之王的雕像,还有纳芙蒂蒂头像,则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细节,他们的眉毛和眼球都是阴刻的,深深刻下的凹痕,准确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眼、眉的形象和人物的神采。

在整个古埃及文明中,人们不难看出其中顽强的复古情结,不论是整个时代的复古倾向,还是墓地的重复使用,或是法老雕像的不断冒用,如同中国大地上不断掀起的文化复古运动,都不外是想赓续已往的壮美、重振曾经的辉煌。

哈特谢普苏的跪像。

书吏坐像。

从展览的文物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以母系氏族决定皇室继承权的古埃及,有着不少的女王和王后雕像。她们掌管脚下的土地,治理臣民,发挥着丝毫不亚于男性的聪明和才智,死后同样享受着奢华的哀荣。像哈特谢普苏女王,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女王,也是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王,曾执掌了20年的国家权力,比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还要早1500年,在位期间使古埃及变得十分富庶,她积极对外开展贸易活动,为了突出自己与男人没有什么不同,她喜欢女扮男装,喜欢戴假胡子,有颇多亮眼的政绩。而泰伊女王后,作为图坦卡蒙的祖母,尽管她出自上埃及的非王室家族,但由于国王的宠爱,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在帝国的外交事务中,她的雕像手持蝇拂,代表着权威、声望和神的眷顾,同时又表现出一种异于男性的温婉和柔情。

当然,王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古埃及也实行过改革,埃赫那吞(约公元前1379年—前1362年在位)就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从他的雕像看,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形象,他面容清瘦,脸颊偏长,颧骨突出,与一般的埃及人相比,几乎就是个异类。作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国王,他从小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但性格倔强。他即位后,起用了一批新大臣,换了新宰相。埃赫那吞偏爱地方神阿吞神(太阳神),因此下令以阿吞神取代阿蒙神为全国最高神,命令全体子民一律供奉新神,以行政命令将千百年来古埃及人崇拜的其他神一扫而光。他还将首都迁往底比斯以北300公里的希尔摩,动员几十万劳工建设新都,这一改革,成了古埃及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它沉重地打击了阿蒙祭司集团和地方世袭贵族,提高了自由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于旧贵族势力十分强大而且根深蒂固,改革者内部分裂,加上埃赫那吞的某些策略失误,使原本支持改革的军队和官僚奴隶主选择了离开,从而削弱了改革阵营的力量;人民群众也没有从中得到好处,相反,修建新都使他们的负担加重;埃赫那吞的接班人过于软弱,背弃了改革……即使如此,这次改革对埃及乃至整个近东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人对待灵魂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们视死如生,对死人进行了去除内脏之类处理之后再放进木乃伊之中,然后让灵魂经过12道由怪兽或神灵把守的大门,经过重重审判,最后到达一个丰饶的乐园——大展中对此有出色的展示,只可惜展览实在太过庞大,在此无法作更细致的描述了,有兴趣者,不妨亲自前往一看。

(配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