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市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2025-01-2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贵港讯 1月21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分组或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各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26个界别的委员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说成绩、谈奋进,话发展、强信心,将发展的思路、工作的感悟、基层的心声带到会场上,为加快新时代贵港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汇聚力量。

市领导肖明贵、李建锋、黄锦锋、潘汉胜、蒋建伟、苏英权、农卓松、张景联、曾海燕、谭汝新、刘东庆、黄星荣、释湛空、吕桂聪以及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提名人选郭亮参加讨论。

委员们一致同意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报告用事实例证、用数据说话、用项目支撑,全面深入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取得的成绩,分析问题客观实在,系统谋划了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部署工作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陈永军委员说,贵港是“南方板材之都”,当前正以打造压贴饰面产业链为突破口,全链条发力推进木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更加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下一步要抓招商、抓项目、抓园区,不断提高贵港木材加工产业产品质量,持续巩固并提升现有产业链水平,优化配套产业体系,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全力推动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张雄委员建议,完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相关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及个人对废旧电池的处置,为回收电动车废旧电池以及相关应用场景提供法律保障;加强企业合作与布局,招引相关企业,共同建设和完善废旧电池回收拆解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电动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用好本地资源禀赋,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通过设立专项科研资金,支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推广,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建设农业强市,周艺委员认为,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来推进发展高质量的设施农业,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大胆创新,不断迭代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模式引入区内外高精尖人才,解决技术瓶颈,以科研技术带动企业及区域化生猪产业发展。廖恬委员建议,在传统的农业种养基础上健全加工产业链条,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前沿提取工艺和创新制作工艺,提升我市农业产品精细化程度;组建专业团队,形成公共品牌、实现资源共享,助力做强我市各类农业产品,形成地标特色农业品牌和康养品牌;进一步加强品牌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的媒体传播渠道,立体宣传、综合推广,持续做大做强本地优质产品。吴伟亮委员建议,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新格局。

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陈国锋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推进物流、快递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人才政策扶持,帮助贵港的物流业快速发展,形成在广西、西南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有效打破产业销售时空限制,让“贵港造”好产品快速、高效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刘荣委员建议,要紧抓重点、统筹抱团,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把从事电商产业的人员、群体集中起来,大家多沟通、勤交流,把业务数据凝聚成一股共同体业务量,降低物流成本;以招标形式把具备相关优势的物流企业引进政府指定的园区进行,以便和电商产业实现快捷服务对接;在特定时期,还需要政府出台如物流成本贴息、订单奖补等相关帮扶政策。

围绕发展文旅产业,龙翔委员关注做优有内涵的文旅,建议我市加强骑楼街区文化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深度挖掘骑楼街区文化内涵,把贵港骑楼街区打造成人们解读贵港历史文化、体验贵港市风土人情的场所,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慧丽委员建议,深挖我市传统地标美食,打造桂林郡千年荷菜美食文化馆,让群众感受我市的美食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进一步促进贵港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林嵘委员认为,近年来电商产业新模式已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我市电商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培养市融媒体中心主播等人才,积极培育我市电商新业态。

作者:全媒体记者蒙思婷 高千千 李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