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我市多举措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1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贵港讯 8月8日,市体育中心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全天免费开放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场地供市民运动锻炼。场馆现场,有人在篮球场上飞奔,有人在乒乓球台前挥拍较量,各场馆洋溢着运动活力。

体育是体现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是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群众体育供给、精心举办品牌赛事、抓好体教融合选拔人才等工作,扎实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和赛事供给,今年以来,我市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35个,积极向上申报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多功能运动场、国球进社区等项目,扎实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实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9.2%以上,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8平方米以上。持续擦亮全民健身体育品牌,打造港南香江龙舟赛、覃塘足球冬训基地、桂平武术之乡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成功引进贵州“村BA”广西赛区赛事落户桂平市木乐镇,从6月13日开始每周安排多场赛事,不断加大体育赛事供给,落实体育惠民。

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推动赛事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今年上半年,我市成功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篮球项目男子成年组A组资格赛、“潮动三月三·抖音足球嘉年华”系列活动等,以赛赋能促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赛事统筹培养本土专业服务团队,全面提升赛事组织能力,带动体育周边商贸、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提升,生动彰显我市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塑造“运动之城 休闲之都”城市名片。

此外,我市着眼广西第十六届运动会周期备战目标,抓好体教融合选拔人才工作,做好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青少年体育训练注册人数3412人,其中首次注册971人,年度确认2441人,创我市近3年注册运动员人数新高。聚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建立体教协同工作机制,打通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全市已建成8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所自治区体育特色示范学校,港北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试点,形成覆盖全学段的校园体育特色矩阵。

作者:全媒体记者杨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