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党建+项目”激活项目建设新动能

2025-11-0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近日,在桂平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取水口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声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正在作业。桂平市城投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玉詠瑞站在平整好的土地上,与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乡镇干部、施工队负责人围在一起查看图纸、展开讨论,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堵点难点。

自9月15日该园区取水口项目开标以来,玉詠瑞的日程就排得满满当当。作为一名党员,为加快项目进展,他带着工作专班连日奔波,多方协调水利、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加速推进项目审批手续;同时,积极联系乡镇政府、村委会,深入细致地开展征地工作,并紧盯项目开工所需的临时用电、用水和道路交通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在他的全力推动下,10月10日,该中标单位顺利进场施工,为抢在枯水期完成取水口项目建设、实现明年4月向桂平新材料产业园供水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玉詠瑞的一线攻坚,是桂平新材料产业园“党建+项目”模式的生动缩影。广西心连心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19亿元,是园区引进的龙头项目,也是我市首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党建+”锻造战斗堡垒,赋能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的贴心服务,企业感受最为真切。“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的全方位支持、全链条服务,为项目建设打通了‘绿色通道’,提供了强大保障。”广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外事组经理黄正兴说。在项目筹备阶段,各种审批手续复杂且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小组到项目现场,细致了解项目情况,主动与企业对接沟通,不仅帮助梳理审批流程,还开通“绿色通道”,原本需要逐层递交材料、多次往返办理的开工手续,如今仅需3个工作日就能高效完成。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产能指标、手续审批,到场地平整、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全程关注,提供专业指导和及时帮助。一旦遇到问题,只需向前线工作组反映,党员干部便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我们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影响。”黄正兴说,这样的“硬核”服务,让企业发展信心满满。

桂平市副市长王登介绍,桂平新材料产业园始终坚持“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把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园区在项目一线迅速组建起临时党支部,280余名党员主动亮身份、挑重担,通过建立党员领办任务清单,征地拆迁、用地报批、线杆迁移这些“硬骨头”都有党员牵头啃;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项目审批、施工协调等关键岗位都有党员坚守;通过开展“红旗班组”竞赛,每支施工队伍里都有党员带头攻坚。

在党员干部的合力推动下,园区建设不断创造“新纪录”,3个月基本完成园区(一期)征地任务,8个月完成从申报到获得自治区级化工园区设立批复的流程,成为广西有史以来设立最快的化工园区。心连心项目被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广西“双百双新”产业项目、自治区重大标志性工程,其复合肥项目一期在2024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如今,“党建+项目”动能仍在持续释放,园区给水厂、污水处理厂、道路等基础设施紧锣密鼓推进,心连心项目厂前区、桩基等工程也在火热施工中,心连心“大化工”项目一期预计在2026年底前建成试产。

从党员干部一线冲锋到党组织统筹协调,党建与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桂平新材料产业园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杨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