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密集的老旧居民区,主要通道只有一米多宽,救护车、消防车无法通行,一旦遇到群众突发重大疾病或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被围,行人、非机动车被迫在机动车道通行,工程车、装卸车等大型车辆在路人身边呼啸而过……这是市中心城区部分路段施工围挡导致的安全隐患。
施工围挡又称安全围挡,是将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的安全保障设施,建围挡的目的是保护群众的安全。但是,由于部分工程项目数年未竣工,围挡未能及时拆除,成了长期阻碍群众通行、影响商铺经营的“钉子户”,更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引发群众的不满。
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围挡虽小,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连日来,记者就城区部分路段施工围挡情况展开调查。
长期围挡 堵路堵心
2020年初,人民东路工程项目施工方在人民东路西江大桥至水厂路段搭建了550多米施工围挡。该项目位于港北区贵城街道西五社区,社区常住人口约6900人。5年多来,当地居民一直在围挡外1米多宽的道路出入,道路仅能容两辆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会车。
“2021年夏天,我老伴突发心肌梗塞,救护车进不来,老伴差点没了!”姜阿姨是西五社区的居民,深深体会到围挡带来的不便。姜阿姨说,老伴突发心肌梗塞那天,救护车进不来,是儿媳骑电动自行车送老伴去医院,她坐后面紧紧护着,到医院时老伴已经说不出话了,在ICU住了一个星期才脱离生命危险。2023年,邻居家一名70多岁的老人突发头晕症状,120救护车驶到西江大桥底就进不来了,急救人员只能一路小跑进去,用担架抬老人上救护车。
居民赵大叔最担忧的是消防问题,他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拆除围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他说,这里是老街,房屋老旧而密集,很多还是木结构房屋。过去道路10多米宽,现在就1米多,若是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来,后果不堪设想。
谭阿姨为了照顾老人,一直住在西五社区人民东路的老屋,家门口就是施工围挡。她说,围挡不但造成交通不便,而且2米多高的铁皮挡板挡在门口,让人很压抑。围挡带来种种不便,有条件的居民都搬走了,没有条件的居民也千方百计想办法搬走,现在的居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大家都多次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馈情况,但围挡一直没能拆除。近两年,附近的群众自行拆除部分围挡的铁皮挡板,以方便出行、通风透气、开阔视野。
人民东路的部分围挡已被群众自行拆除铁皮挡板。
同样的施工围挡问题也发生在中心城区布山大道金田路至民生路路段。受马草江(金田路-民生路)河段改造工程建设缓慢影响,300多米的围挡一围就是近3年。围挡占用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行人、非机动车辆只能走机动车道。该项目原定开工日期为2019年8月30日,合同工期为250天。但直至2024年底,围挡内的项目才完成河道改造工程,今年6月完成路面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建设,而围挡仍未全部拆除。
“我的餐馆于2022年7月开业,10月就搭建围挡,我们几乎没正常经营过。”餐馆经营者朱姐说。朱姐告诉记者,施工人员搭建施工围挡时说“3个月或半年就可以拆除”,现在快3年了,围挡还没全部拆除,她靠亲朋好友和熟客支持才勉强维持经营。正在朱姐餐馆用餐的李女士也忍不住吐槽,布山大道两侧有小学、幼儿园和大型商场,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围挡占用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和行人只能走机动车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持续了2年多。
7月15日,记者在布山大道金田路至民生路路段看见,该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已经建成,但人行道尚未建成,行人和非机动车共用一条辅道,施工围挡范围明显缩小。
7月15日,布山大道围挡外的商铺。
7月30日,该路段又拆除部分围挡,但临街商铺前还有几十米围挡。记者再次来到朱姐的餐馆,朱姐的丈夫抱怨说:“围了那么久,餐馆都快撑不下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营业。”附近汽修店的卢老板也说:“路太窄了,汽车进出很容易发生剐蹭。”经营小食店的蓝姐说自己就是个“冤大头”,2024年11月,现场施工的工人对她说“春节前肯定完工”,她便租下铺面,如今快一年了,围挡还未拆除。
7月3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围挡外有15间商铺,其中3间未挂招牌。挂着招牌的商铺有的大门紧闭,开门营业的商铺生意也很冷清。
西五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施工围挡给社区管理带来重重困难,既影响群众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卫生工作也难开展。附近居民常到社区反映情况,希望能早日修好道路、拆除围挡。社区工作人员一直主动与施工方沟通,施工方开始还耐心解释原因,后来也不再回应。
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我市城区目前有施工围挡70处,总长度约2.6万米,施工围挡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根据有关规定,施工围挡需持续设置至项目完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目施工进度差异较大,部分项目因资金困难等因素长期停工,难以统计围挡平均使用时间。
项目停滞 各有说辞
7月15日,记者到人民东路西江大桥至水厂路段采访时,一名群众告诉记者,2020年初,施工方搭建围挡时设有公示牌明确告知:2020年4月开始施工,10月完工拆除围挡。记者在附近寻找许久,仍未找到有关工程公示牌。围挡外的道路由石板、石渣铺成,高低不平、弯弯曲曲,仅宽1米多。遇到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通过时,行人一般站在屋檐下等车辆先过,才继续行走。
7月15日,记者采访了人民东路项目实施监管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该局项目办工作人员表示,该路段项目属于贵港郁江两岸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区域已完成雨水污水管道铺设。就群众提出的暂时开放围挡的建议,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围挡范围属于施工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完成所有工程并通过验收才能对外开放,目前暂时没办法拆除围挡。
7月22日,记者再次采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办。该办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资金紧张,目前无法支付项目资金,只能暂时停工。为方便群众出行,拟将部分围挡拆除或往南移动,建一条6米宽、可供机动车通行的便民道路,目前正在做方案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8月6日,布山大道围挡内施工现场。
该项目的业主为贵港中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何经理告诉记者,因无力垫付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已停工近两年。公司正与住建部门协商,拟先按现状验收,再由政府部门规划建设6米宽的便民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7月15日,在布山大道金田路至民生路路段施工围挡处,记者发现围挡没有明显的安全标识。附近一名居民说,建围挡两年多时间,由西往东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布山路与民生路交叉路口红绿灯后,在富丽花园小区门前就得进入机动车道,与机动车一同行驶,这种情况直到今年6月建成非机动车道后才得到改善。
记者就项目有关情况采访了马草江(金田路-民生路)河段改造工程的项目业主——市公园事务中心。该中心综合业务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涉及河道改造和路面建设两项内容,河道改造工程受汛期影响,加上资金紧张,多重因素导致工程迟迟无法竣工。路面建设工程由市工投集团负责,而路面工程的施工必须在河道改造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
7月24日,记者联系了市工投集团。负责项目建设的钟工程师表示,河道改造工程已于2024年底完工,路面建设工程目前正在铺设人行道,预计8月完工。前期由于征地、资金、天气等原因,施工进度较慢,后期他们将尽力赶工期,争取早日完工。
市城市管理监督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施工涉及挖掘现有道路的,城管部门会要求施工方按住建部门的规定搭建施工围挡,但未对施工围挡的拆除时间作明确要求。
优化围挡 各方献策
就施工围挡影响群众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各方代表。
市人大代表骆泽昌说,城市道路属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修建道路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但施工工期过长,围挡迟迟不能拆除,既影响群众正常出行,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近年来,我市因道路施工围挡不规范、警示标志不全等导致多起交通事故。2018年8月,城区北环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就与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警示标志不全有关系,施工单位因此被问责。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批准围挡施工时,要在围挡显眼处公示施工单位及施工期限,让施工接受社会监督,并希望相关部门对未能按时拆除围挡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进行问责。
7月15日,人民东路围挡外狭窄的通道。
市政协委员、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杨招弟对施工围挡的影响深有感触。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的办公地点恰好位于马草江(金田路-民生路)河段改造工程施工围挡外围,围挡长期不拆严重影响协会的正常运营。他表示,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群众都大力支持城市建设,也理解项目停滞的原因在于资金紧缺。但希望工程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充分考虑群众出行安全需求,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早日拆除围挡。他建议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在搭建施工围挡时告知市民出行注意事项,公开项目有关情况,及时为群众答疑释惑,避免堵路又堵心。
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如积表示,《贵港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许可临时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设立规范的公示牌,向社会公示许可的部门、占用时间、范围、期限和监督电话等,接受监督。施工单位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应当严格按照条例规定执行,在许可期限内完成施工。城市管理监督部门应当主动作为,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短期内无法完成施工的,应优化施工围挡,减少占用城市道路,方便群众安全出行。
本版图片均由全媒体首席记者黄静华摄